[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除草活性的天然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10133.6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2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娟;黄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H17/04 | 分类号: | C07H17/04;C07H1/08;A01N43/16;A01P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除草 活性 天然 木脂素类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除草活性的天然木脂素类化合物(TSC‑3)及其应用。该化合物TSC‑3对多种杂草尤其是难防控的入侵杂草具有显著的除草作用,能高效抑制其萌发和生长,效果显著优于商品化除草剂草甘膦和氟乐灵。化合物TSC‑3对新型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和新型除草剂研发、创制具有非常显著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推广价值。并且该化合物来自于植物,在自然界存在顺畅的降解途径,低毒、环保。另外该化合物可以从秃杉植物中提取,也可以人工合成,适合大批量生产,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还公开了化合物TSC‑3的制备方法,为新型除草剂的进一步开发和该化合物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高除草活性的天然木脂素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杂草种类多,发生面积大,发生频次高,常与农作物或其他有益植物争水争费、争夺生长空间,引起农作物减产,或破坏植物的生态平衡。因此,杂草防治显得非常必要。
现在防治杂草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化学除草剂,在控制杂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常年大范围、大剂量地使用也导致了杂草的抗药性产生,从而使多种除草剂效果下降,而且在土壤中残留导致下茬作物产生药害也时时发生。在这种背景下,具有除草作用的新型化学成分的研究开发,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而且在实际生产中也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化学成分,并有多种化合物已被开发成除草剂进行使用或当作除草剂开发的先导化合物,如纤精酮、1,8-桉树脑、壬酸等。本课题组已发现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植物提取物对多种杂草具有优异的除草活性。而植物源除草剂的研究,可为除草剂的创制提供先导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发现秃杉提取物具有除草活性的基础上,通过活性追踪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安全、具有高除草活性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不仅本身可直接作为除草剂进行开发,还可为除草剂的仿生合成提供借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天然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在除草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除草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木脂素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I)所示:
本课题组在发现秃杉除草活性的基础上,通过活性追踪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硅胶柱层析、凝胶层析、反相层析、制备色谱等技术首次从秃杉植物提取物中分离,经过大量的生物测定以及活性跟踪分离和鉴定,得到了式(I)所示的化学成分。从结构上看,其属于木脂素类。在本发明中,该化合物名称用“TSC-3”代替。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化合物TSC-3对多种杂草(包括入侵杂草)都具有极其显著的除草活性,如薇甘菊、胜红蓟、三叶鬼针草、香丝草、马唐、牛筋草、稗草、拟南芥、反枝苋、青葙、大薸、浮萍、水绵等等,都能明显抑制其种子萌发或生长,除草活性显著,甚至高于商品化除草剂草甘膦和氟乐灵。
因此该化合物、其结构类似物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除杂草方面的应用,包括在制备杂草防治的各种产品或制剂方面的应用,也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所述杂草包括农田常见杂草和/或水生杂草。
更优选地,所述杂草为马唐、牛筋草、稗草、拟南芥、反枝苋、胜红蓟、香丝草、青葙、三叶鬼针草、薇甘菊、香丝草、大薸、浮萍、水绵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10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