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09816.X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静 |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1/89;F24F12/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2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风腔 排风腔 风机 壳体 热交换器 进风腔 送风腔 底板 通风设备 电控板 风腔 连通 安全隐患 空心结构 回风口 进风口 排风口 送风口 侧板 两组 线缆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风设备,包括:壳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电控板和热交换器;壳体包括底板、顶板和多个侧板;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壳体内设置有进风腔、送风腔、回风腔和排风腔;热交换器位于壳体中,热交换器内设置有两组交叉的通道,一组连通进风腔和送风腔,另一组连通回风腔和排风腔;底板和顶板中至少一个是空心结构;电控板位于回风腔或排风腔中;第一风机位于回风腔和排风腔中的至少一个风腔中;第二风机位于进风腔和送风腔中的至少一个风腔中。本发明解决了设备内布置线缆难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环境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设备。
背景技术
通风设备可以将室内污浊空气输出到室外,也可以将室外空气输送进室内,以满足人们对室内的通风需求。
通常,通风设备的壳体内设置有风机和电控板,以通过电控板控制风机带动室内空气输出到室外,室外空气进入到室内。
但是,设备内部风机的线缆以及各个控制线的线缆在壳体内即难布置又浪费组装时间,而且留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风设备,
包括:壳体、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电控板和热交换器;
所述壳体包括底板、顶板和多个侧板;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进风腔、送风腔、回风腔和排风腔;
所述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热交换器内设置有两组交叉的通道,一组连通所述进风腔和所述送风腔,另一组连通所述回风腔和所述排风腔;
所述底板和顶板中至少一个是空心结构;
所述电控板位于所述回风腔或所述排风腔中;
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回风腔和所述排风腔中的至少一个风腔中,所述第一风机至少有一个,当有多个所述第一风机时,所述多个第一风机串联或并联;
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进风腔和所述送风腔中的至少一个风腔中,所述第二风机至少有一个,当有多个所述第二风机时,所述多个第二风机串联或并联。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顶板中至少一个是空心结构,使得壳体内的线缆可以布设在底板或顶板的空心结构中,解决了设备内布置线缆难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板的结构为可在PCI卡槽中插拔的板卡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板包括主控制板、设置有负载接线端子和第一PCI卡槽的电路底板;
所述主控制板插接在所述第一PCI卡槽中;
所述负载接线端子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的控制线;
所述电路底板固定在所述回风腔或所述排风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板还包括传感器电路板,所述电路底板还设有第二PCI卡槽;
所述传感器电路板插接在所述第二PCI卡槽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中至少一个设置有第一阀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腔和所述送风腔中的至少一个风腔设置有空气处理装置;
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所述送风腔中时,位于所述送风口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所述进风腔中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热交换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静,未经张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中使用的主动式动态空气墙
- 下一篇:一种新材料生产车间用换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