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NA-Maker的简易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09555.1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乐军;李莉梅;布良灏;郭均;马铭赛;黄嘉玲;陈凯钊;孙同川;戴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5/66;C12N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酶切 简易 限制性内切酶 重复性生产 长期存放 酶切产物 酶切体系 生产过程 载体构建 质量稳定 储存液 条带 生产成本 种质 回收 清晰 优化 | ||
1.一种DNA-Maker的简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重组质粒载体;
步骤2、对重组质粒载体进行基因工程改造;
步骤3、重组质粒的提取;
步骤4、重组质粒质粒酶切;
步骤5、酶切产物的纯化回收;
步骤6、纯化回收产物与储存液、Loading buffer混合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构建重组质粒载体具体为:以pPIC9k载体为模板,设计7条引物,在上游设计一条公共引物,在下游分别设计5条引物,在上游引物设计两个酶切位点,两个酶切位点分别为GAATTC和CTCGAT,在下游引物上设计一个酶切位点,酶切位点为GTCGAC,且设计为同尾酶酶切位点,使PCR产物经内切酶切割后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便于克隆到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所述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 SEQ ID NO.6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对重组质粒载体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具体为:质粒载体pPIC9k用BamH I酶切后,对质粒载体去磷酸化处理,然后用XholI和SaⅡ双酶切片段后与载体质粒相连接;将连接产物转化的大肠杆菌 JM109在含氨苄青霉素(Amp)的LB琼脂培养基中筛选培养;挑取若干白色单菌落置含Amp的 LB培养液中37℃振摇过夜培养,用试剂盒提取质粒DNA进行EcoR I 酶切及电泳分析鉴定;鉴定得到的重组子再次用 XholI 酶切后,对重组子进行去磷酸化处理,然后再与用XholI和SaⅡ双酶切后的另一个片段相连接,将新连接产物转化的大肠杆菌JM109在含氨苄青霉素(Amp)的LB琼脂培养基中筛选培养,挑取若干单菌落置含Amp的LB培养液中37℃振摇过夜培养,运用菌体电泳的方法筛选出滞后菌落,用试剂盒提取质粒DNA进行EcoR I酶切及电泳分析鉴定选出新的重组子;如此反复进行酶切、去磷酸化、连接、转化、筛选、再酶切验证直到最后一个片段连接上载体构成含多个 EcoR I 酶切位点的 DNA-Maker 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重组质粒质粒酶切,为完全酶切,即100ul完全酶切体系为:质粒70ul、Cutsmart buffer 10ul、EcoR Ⅰ 5ul、ddH2O15ul,酶切时间为8个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纯化回收产物与储存液、Loading buffer混合储存具体为:纯化回收的DNA-Maker用EB 溶解后,加5%甘油、总体积十分之一的10ⅩLoading buffer,混匀后放在-20℃冰箱即长期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5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