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冷却散热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09456.3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明;张浩;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凌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口 圆板 电路板 散热翅片 集热板 逆变器 盒体 冷却散热结构 太阳能逆变器 气缸驱动 导向柱 矩形板 气缸 字板 导热 电路短路 盒体内部 热量导向 散热风扇 左右滑动 风扇 散热 遮蔽 密封 雨水 移动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冷却散热结构,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包括盒体,盒体的一端底部设有矩形板;盒体的一端面设有出风口;出风口的周侧均设有若干导向柱;矩形板上设有“田”字板;“田”字板一表面中间设有气缸;气缸上安装有圆板;气缸驱动圆板沿导向柱左右滑动;盒体内部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一侧设有集热板;集热板上安装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的一侧固定有散热风扇。本发明通过设置导热将逆变器中电路板的热量导向集热板,并通过散热翅片与风扇配合进行散热;在出风口设置圆板,并通过气缸驱动圆板移动,当下雨时将出风口进行密封遮蔽,避免雨水进入逆变器导致电路短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冷却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太阳能交流发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共同组成;太阳能直流发电系统则不包括逆变。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的过程称为整流,把完成整流功能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把实现整流过程的装置称为整流设备或整流器。与之相对应,把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把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设备或逆变器。
逆变装置的核心是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为逆变电路。该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来完成逆变的功能。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通断,需要一定的驱动脉冲,这些脉冲可能通过改变一个电压信号来调节。产生和调节脉冲的电路通常称为控制电路或控制回路。逆变装置的基本结构,除上述的逆变电路和控制电路外,还有保护电路、输出电路、输入电路、输出电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冷却散热结构,通过设置导热将逆变器中电路板的热量导向集热板,并通过散热翅片与风扇配合进行散热;在出风口设置圆板,并通过气缸驱动圆板移动,当下雨时将出风口进行密封遮蔽,避免雨水进入逆变器导致电路短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太阳能逆变器的冷却散热结构,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端底部设有一矩形板;所述盒体的一端面设有一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周侧均设有若干导向柱;
所述矩形板上设有一“田”字板;所述“田”字板一表面中间设有一气缸;所述气缸的推杆上安装有一圆板;所述圆板与出风口配合;所述圆板的周侧均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导向柱滑动配合;所述气缸驱动圆板沿导向柱左右滑动;所述盒体内部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一侧设有一集热板;所述集热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导热条;所述集热板的上表面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贯通孔;所述集热板的上表面并排设有若干条形凸起;所述集热板上安装有一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固定有一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翅片的底部为一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面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若干螺孔;所述安装座的底面并排设有若干条形槽道;所述条形槽道与条形凸起配合;所述螺孔与贯通孔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圆板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面设有一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由橡胶材料制成,当下雨时通过圆板将出风口进行密封遮蔽,避免雨水进入逆变器导致电路短路。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条与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连接,方便将电子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向至集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与集热板的接触面均匀涂有一层导热硅脂,有效提高了集热板与散热翅片之间的导热性。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通过螺栓固定在集热板上,其中,所述螺栓分别与贯通孔和螺孔配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导热将逆变器中电路板的热量导向集热板,并通过散热翅片与风扇配合进行散热;在出风口设置圆板,并通过气缸驱动圆板移动,当下雨时将出风口进行密封遮蔽,避免雨水进入逆变器导致电路短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凌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凌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4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