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建模仿真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09407.X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仲伟;谭玉东;欧名勇;王逸超;肖振锋;蔡晔;李达伟;李沛哲;邓凯;张允;廉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5/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网融合 电网 交通 三网融合系统 电动汽车 仿真模型 建模仿真 分析和仿真 电力设施 架构体系 交互关系 交通道路 交通属性 运行状态 耦合因素 充电桩 切入点 耦合点 分析 直观 | ||
1.一种基于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建模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架构体系;
S2.建立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仿真模型;
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仿真模型,对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模型进行仿真,从而分析三网融合下对电网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的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架构体系,具体包括交通层、通信层和物理层;交通层包括电动车实时信息和道路实时信息;通信层包括数据传输网络和传感器等,传感器用于收集电网、信息网和交通网的各类实时信息,并通过数据传输网络进行传输;物理层则包括电网电源和充电桩,电网电源用于个所述电网输送能源,充电桩则用于为电动车提供充电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仿真模型,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建立仿真模型:
A.采用如下公式建立电网的描述:
GE=[E(N),E(L)]
式中GE为电网的连通图描述,E(N)为电网母线集合,E(L)为电网的线路集合;
B.采用如下公式建立交通网的描述:
GT=[T(N),T(L)]
式中GT为交通网的连通图描述,T(N)为道路交叉点集合,T(L)为道路集合,用于描述各路段的长度和道路交叉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C.将步骤A和步骤B建立的模型进行组合,得到电网-交通网拓扑模型;
D.采用如下公式建立电动汽车的行为路径:
式中Drs为电动汽车从路径起点r到路径终点s的路径总长度,ki为道路的编号,Krs为从路径起点r到路径终点s的所有路径集合;dk,i为道路ki的长度;
E.根据步骤D建立的行为路径,采用如下规则建立电动汽车的行驶策略:
若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小于或等于电动汽车的行为路径总长度,则电动汽车从路径起点r开始,先到最近的充电站充电后,再根据选取的路径行驶至路径终点s;
若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大于电动汽车的行为路径总长度,则电动汽车直接从路径起点r开始,按照选取的路径直接行驶至路径终点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对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模型进行仿真,具体为采用如下步骤进行仿真:
a.在物理层,根据电网测量得到的日符合曲线图,将电网区域分类;
b.在交通层,选取目前市面典型的电动汽车作为仿真对象;
c.在通信层,确定电动汽车的位置和电量状态,判断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从而实现充电负荷和交通道路拥堵的状态;
d.根据历史数据,获取步骤b选定的电动汽车在节假日和工作日的行驶行为;
e.对不同场景、不同电网区域下的交通网络中电动汽车数量的累积概率进行仿真分析;
f.在不同场景下,仿真不同的道路被封锁后,该道路封锁对电网负荷波动的影响;
g.在不同场景下,仿真不同的充电桩故障时,该故障充电桩对电网负荷波动、交通流量信息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网-信息-交通三网融合的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场景的定义如下:根据出行习惯,分为工作日和周末场景;
周末场景:电动汽车车主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满足随机分布;
工作场景:将整个研究区域内的电动汽车车主的行程,以出发地→目的地的形式,分为以下几类:①工业区→工业区②工业区→商业区③工业区→住宅区④商业区→工业区⑤商业区→商业区⑥商业区→住宅区⑦住宅区→工业区⑧住宅区→商业区⑨住宅区→住宅区9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4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