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美白化妆品功效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9306.2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0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英;车飙;太美灵;郑雅婷;杜志云;林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40;G01N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猛;赵青朵 |
地址: | 529156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白化 功效 试剂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美白化妆品功效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试剂盒包括酪氨酸酶冻干滤纸条和左旋多巴溶液。本发明通过先冷冻结冰再冻干的特殊工艺,将酪氨酸酶固定至滤纸上,可直接涂抹固体美白化妆品,配合左旋多巴显色判断各化妆品之间的美白功效强弱,整个检测方法简便易操作,可让消费者短时间现场验证不同美白化妆品之间美白功效强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美白化妆品功效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外在的形象,以美好的形象在各种活动和场合下增加自信,同时在美好的外表下,更加追求皮肤健康,以健康的皮肤和美好的形象展现人们对高端生活的追求。因此,美白类化妆品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其市场占有率很大,而且品牌种类日益增多。那么,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美白产品,消费者如何判断产品的美白功效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能供直接向消费者直观判断美白化妆品的美白功效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皮肤测试仪直接检测皮肤色素指标。该方法需消费者长期使用某种美白化妆品,通过对化妆品使用前、后面部斑点的定量分析和和图像直观比较,并结合黑红色素变化对美白产品进行多方面的、量化的美白功效评价。但是,该方法实验周期长,检测结果以数据形式呈现,导致消费者在选购化妆品时无法快速直观判断美白产品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美白化妆品功效的试剂盒,使得所述试剂盒能够有效检测美白化妆品,特别是固体美白化妆品的美白效果,操作简便;
同时,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关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美白化妆品功效的试剂盒,包括酪氨酸酶冻干滤纸条和左旋多巴溶液;
其中,所述酪氨酸冻干试纸条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获得:
采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酪氨酸酶溶液,然后将滤纸浸泡在所述酪氨酸酶溶液中,先在-20℃下冷冻至结冰,然后将包裹有结冰酪氨酸酶溶液的滤纸进行冻干,获得所述酪氨酸酶冻干滤纸条。
针对目前化妆品美白功效检测产品中尚无能够直接检测固体美白化妆品的缺陷,本发明通过特殊的制备工艺将酪氨酸酶冻干至滤纸上,可直接涂抹固体美白化妆品,配合左旋多巴显色判断各化妆品之间的美白功效强弱。
作为优选,所述左旋多巴溶液为含有左旋多巴的磷酸盐缓冲液。其中,本发明所述磷酸盐缓冲液优选为pH=6.8的磷酸二氢钾与磷酸氢二钾的磷酸缓冲液。
作为优选,所述左旋多巴的浓度为20mmol/L~40mmol/L,所述酪氨酸酶的浓度为2500U/mL~5000U/mL。
本发明所述滤纸条可根据实际需要裁剪成任意规格,例如宽度可在1cm-5cm之间,长度可在1cm-10cm之间。
同时,本发明还具体提供了所述试剂盒的制备方法,采用磷酸盐缓冲液配制酪氨酸酶溶液,然后将滤纸浸泡在所述酪氨酸酶溶液中,先在-20℃下冷冻至结冰,然后将包裹有结冰酪氨酸酶溶液的滤纸进行冻干,获得酪氨酸酶冻干滤纸条;
配制左旋多巴溶液,与所述酪氨酸酶冻干滤纸条组成试剂盒。
其中,滤纸浸泡的时间1min-10min,浸泡过程在冰上进行;所述冻干在-20℃下进行冻干。
为了能够对比不同固体化妆品之间美白功效强弱,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固体美白化妆品美白功效的方法,向所述本发明试剂盒中的酪氨酸酶冻干滤纸条上涂抹待检测的各固体美白化妆品,间隔5min后再向酪氨酸酶冻干滤纸条上滴加所述试剂盒中的左旋多巴溶液,间隔10min后,根据显色强度判定各固体美白化妆品的美白功效强弱,显色越深美白效果越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93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