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转换多层立体式停车装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8578.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3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辉;杜文武;汤添益;陈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常州西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2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130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多层 立体 停车 装置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双转换多层立体式停车装置控制系统,包括立体式停车装置和控制系统两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立体式停车装置包括多层停车装置(1)和升降停取装置(2),所述的多层停车装置(1)包括承载框架(11),所述的承载框架(11)上具有两层及以上的停车区(1A),每层停车区(1A)均具有两排并排设置的停车位,每排停车位均具有至少两个独立停车位,每个独立停车位上均具有能够向垂直于每排停车位排列方向输送车辆的输送载车机构(12),且每层停车区(1A)的两排停车位上相对的输送载车机构(12)首尾相接;所述的升降停取装置(2)包括平移机构(21)、升降机构(22)、第一举升承载机构(23)和第二举升承载机构(24),所述的第一举升承载机构(23)和第二举升承载机构(24)分别安装于升降机构(22)的两侧,由升降机构(22)带动第一举升承载机构(23)和第二举升承载机构(24)升降运动,所述的升降机构(22)安装于平移机构(21)上,由平移机构(21)带动第一举升承载机构(23)和第二举升承载机构(24)沿每层停车区(1A)的每排停车位排列方向移动;所述的第一举升承载机构(23)和第二举升承载机构(2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举升框架(24-1)和安装于举升框架(24-1)上的横向输送机构(24-2),所述的横向输送机构(24-2)的输送方向与输送载车机构(12)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的第一举升承载机构(23)和第二举升承载机构(24)的横向输送机构(24-2)均能够升降至与顶层停车区(1A)上的输送载车机构(12)相同高度;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具有LabVIEW控制软件的计算机、数据采集卡、继电器模块、激光传感器(4)和压力传感器(3),所述的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电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信息反馈给计算机;所述的数据采集卡通过继电器模块与立体式停车装置中的各个执行机构电连接,用于根据计算机的LabVIEW控制软件发出的控制命令来控制立体式停车装置执行相应的停取车动作;所述的激光传感器(4)安装于多层停车装置(1)的各个独立停车位处,且每个独立停车位按照前、中、后三个位置安装三对激光传感器(4),每对激光传感器(4)均与数据采集卡电连接,用于检测各个独立停车位上是否有车辆停放和车辆停放是否到位;所述的压力传感器(3)安装于升降停取装置(2)的下方,用于检测驶入升降停取装置(2)上的车辆重量;所述的计算机根据各个独立停车位上的激光传感器(4)检测的车辆位置信息控制输送载车机构(12)和横向输送机构(24-2)的启停和输送方向,计算机根据压力传感器(3)检测得到的车辆重量信息来确定车辆在多层停车装置(1)中的停放层数;
在立体式停车装置中,每层停车区(1A)中同列的两个独立停车位上的输送载车机构(12)构成一个输送载车单元,所述的输送载车机构(12)包括承载支架(12-1)、车位输送链板(12-2)、车位输送驱动电机(12-3)和车位输送传动机构(12-4),所述的承载支架(12-1)固定安装于承载框架(11)上,所述的车位输送链板(12-2)通过链轮安装于承载支架(12-1)上,所述的车位输送驱动电机(12-3)通过车位输送传动机构(12-4)与车位输送链板(12-2)中的主动链轮传动连接;所述的车位输送驱动电机(12-3)通过继电器模块与数据采集卡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换多层立体式停车装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立体式停车装置中,所述的升降停取装置(2)的两侧各设有一组多层停车装置(1),两组多层停车装置(1)共用一套升降停取装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85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