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6通道数字多波束收发前端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8251.3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4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颖;张高峰;余正冬;章圣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7/0408;H04B7/0413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6 通道 数字 波束 收发 前端 组件 | ||
1.一种16通道数字多波束收发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天线、发射天线、16路接收通道、1路发射通道、3路测试时钟模块、1路本振模块、散热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所述16路接收通道分别与发射通道和接收天线相连,所述发射通道与发射天线相连,所述16路接收通道与散热模块相连,所述本振模块与所述发射通道相连,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分别为发射通道、1路本振模块和3路测试时钟模块供电,所述3路测试时钟模块和1路本振模块为频率源,各结构为多层立体硬连接;
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经16路接收通道分别经一次变频,实现Ku波段信号至中频信号之间的变换;1路发射通道通过一次变频,实现中频L波段信号至Ku波段信号之间的变换,然后直接连接到发射天线;测试时钟对外输出3路所需频点的测试时钟信号,方便后级处理;本振信号为发射链路提供高相位噪声的变频本振信号;电源控制部分为LDO电源,实现外部输入电压到内部供电电压之间的稳压、滤波、转换;
所述接收天线、发射天线、16路接收通道、发射通道、3路测试时钟模块和1路本振模块为多层结构,第一层为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安装在腔体中;第二层为发射通道、16路接收通道的射频部分以及电源控制模块,第三层为中频输出、中频输入和3路测试时钟模块和本振模块,所述中频输出与16路接收通道信号相连,所述中频输入与发射通道信号相连;第四层包括散热模块;各层之间电源及控制信号通过微型低频连接器对插互连,射频信号通过射频绝缘子互连;各层内部主要通过过孔实现互连;
第二层的射频部分为高频部分,所述高频部分以MMIC裸芯片电路为核心,将Ku波段变频部分所有的MMIC裸芯片、薄膜电路高密度集成在软基片电路上;第三层为中频部分,所述中频部分以多层微波板为载体;
本振信号为Ku波段信号,其经过多次倍频、滤波放大之后再送至混频器与相应的信号进行频率变换;
第二层中的电源控制模块包括PCB板、LDO电源模块电路、电源滤波电路、控制电路、腔体以及对外的低频接口;
变频电路部分包括第二层的射频部分和第三层的中频输入、中频输出,所述变频电路包括软基片板、PCB板、小腔体、内部隔条、大腔体、接收链路、发射链路和本振链路,其中接收链路本振通过发射链路耦合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6通道数字多波束收发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MMIC裸芯片电路包括发射链路Ku波段信号的放大、滤波、混频、耦合;接收链路Ku波段信号的限幅、放大、滤波和混频;本振功分链路的功分、放大以及功率检测电路;16个接收通道分两个腔体,每个腔体8个通道,每个通道单独一个小腔体,通道间用隔条隔开,发射通道单独一个腔体,与接收通道不共面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82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北斗收发机射频装置
- 下一篇:同频段射频信号干扰抑制方法、处理器及无线接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