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8240.5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盛琳;张青花;鞠旋;李朋;曹壬艳;谢琳琳;王磊;王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5;F24F11/66;F24F12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李晓芳;张宇峰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属于智能家电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空调作用区域内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对每张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每张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用户的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活跃状态或睡眠状态;根据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这样,实现了空调可根据空间的用户行为状态信息进行智能自动控制,提高了用户的智能控制的体验感,并且也增加了空调控制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在现有的许多大型公司或写字楼等办公区域,都配置了空调系统,且大部分为中央空调系统。
目前,中央空调控制比较单一,可由央控制器控制每一个安装在各个空间的出风空调。并且,可为每一个出风空调配置一个遥控器,用户可通过遥控器发送指令进行控制,但还未实现根据每个空间的用户环境信息进行空调的智能自动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作用区域内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
对每张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每张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用户的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活跃状态或睡眠状态;
根据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包括:
将每个所述行为状态信息赋予对应的行为状态值,其中,所述活跃状态赋予第一行为状态值,所述睡眠状态赋予第二行为状态值;
确定与每个所述行为状态值求和后的总行为状态值对应的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控制策略,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行为状态值为0,所述第二行为状态值为1时,所述确定与每个所述行为状态值求和后的总行为状态值对应的控制策略包括:
当所述总行为状态值大于第一设定值时,确定所述控制策略为将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降低或升高第一温度值的第一控制策略;
当所述总行为状态值大于第二设定值时,确定所述控制策略为将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降低或升高第二温度值的第二控制策略,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二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值;
当所述总行为状态值大于第三设定值时,确定所述控制策略为将所述空调的设定温度降低或升高到与所述空调的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极限值的第三控制策略,其中,所述第三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二设定值。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人脸获取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重置刷新获取空调作用区域内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的时间周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空调作用区域内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
识别确定单元,用于对每张所述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确定每张所述人脸图像对应用户的行为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包括:活跃状态或睡眠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行为状态信息,对所述空调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8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压缩机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制热设备及其节能保温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