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积温安排播期以实现镉污染稻田安全生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8006.2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0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敖和军;肖欢;张玉盛;吴勇俊;汪泽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期 镉污染 积温 稻田 安全生产 重金属吸收 技术理论 金属污染 试验材料 水稻生长 系统研究 早稻品种 支撑 积累 治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积温安排播期以实现镉污染稻田安全生产的方法,以两个籼型早稻品种陆两优996、株两优81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10个播期,播种期分别为S1:4月2日、S2:4月8日、S3:4月23日、S4:5月6日、S5:5月21日、S6:6月5日、S7:6月22日、S8:7月8日、S9:7月22日、S10:8月7日,系统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水稻生长、产量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特性,为重金属污染大面积治理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根据积温安排播期以实现镉污染稻田安全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稻米生产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国内外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水稻与其他作物相比,更易受镉污染。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107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以镉污染最为严重。灌溉水及土壤中镉含量不断增加,通过生物迁移积累,稻米中的镉含量不断增加,重金属超标现象日趋严重。为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如何降低稻米中的镉含量,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大量研究发现早稻中的米镉含量比晚稻的低,但原因机理尚不明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积温安排播期以实现镉污染稻田安全生产的方法。该方法为了探明不同季别间水稻镉吸收积累的差异,了解温度对水稻吸收积累重金属的机理,于2017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浏阳综合教学实验基地进行了分期播种大田试验,以两个籼型早稻品种陆两优996、株两优819为试验材料,设置了10个播期,分别为S1(4月2日)、S2(4月8日)、S3(4月23日)、S4(5月6日)、S5(5月21日)、S6(6月5日)、S7(6月22日)、S8(7月8日)、S9(7月22日)、S10(8月7日),系统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水稻生长、产量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特性,为重金属污染大面积治理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根据积温安排播期以实现镉污染稻田安全生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10个播种期处理:从4月2日开始,参考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播种一期,播种期分别为S1:4月2日、S2:4月8日、S3:4月23日、S4:5月6日、S5:5月21日、S6:6月5日、S7:6月22日、S8:7月8日、S9:7月22日、S10:8月7日,采用条区设计,2次重复,小区面积36m2,小区两边有进水沟和排水沟,处理间做田埂,品种间隔80cm,重复间隔40cm。秧龄期25天,移栽规格为20cm×20cm,每穴3-4根基本苗;
步骤2、测定秧苗期干物质
在移栽当天每个品种取100株秧苗(SD),用自来水冲洗,后用离子水润洗干净,并分成根系,茎秆,叶片3部分,烘干至恒重后称重。
步骤3、测定抽穗期干物质
按品种的抽穗期(HD,抽穗50%),每个小区选取代表性强的5穴水稻植株,连根拔出,洗净泥土后,记录每穴的分蘖数,其中3穴整株烘干;另外2穴分成根系,茎秆,叶片,稻穗4部分,烘干至恒重后称重。
步骤4、测定成熟期干物质
按品种的成熟期(MA),每个小区选取代表性强的5穴水稻植株,连根拔出,装入网袋,洗净泥土后,脱掉全部稻粒(包括实粒和空秕粒),分成根系、茎秆、叶片3部分,烘干至恒重后称重。
步骤5、测定土壤样品采集
在划小区时,按五点取样法采集整个大田的土壤。在各处理移栽前1天及收割当天,采集各小区0-15cm的土壤样品。
步骤6、重金属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8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化垄作水稻直播高效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水稻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