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及吸水剖面调整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7689.X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宋昭杰;陆红军;张随望;吴天江;陆小兵;王勇;王尔珍;邓志颖;隋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514 | 分类号: | C09K8/514;E21B33/13;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闫加贺;姚亮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不动 管柱 吸水 剖面 调整 用堵剂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及吸水剖面调整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向注水井目的层注入一定量的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以优先暂时或永久封堵部分或全部的高渗优势通道;在对高渗优势通道封堵以后,再向注水井在线注入螯合酸液,以实现对低渗或地层污染段的酸化改造。本发明所提供的该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工艺可解决尖峰状吸水或存在优势通道的注水井剖面吸水不均的问题,进而实现层内不同段均匀吸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及吸水剖面调整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剖面不均的注水井的不动管柱吸水剖面的调整技术,属于油田注水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庆油田,特别是在低渗透油藏的欠注井中,存在较多数量的层内吸水不均的问题,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开发较早的安塞、靖安等特低渗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综合含水达59%,平面及剖面水驱不均矛盾突出,由于裂缝、优势窜流通道的存在,导致相当部分油层未建立有效驱替,水驱动用程度低。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已有了常规堵水调剖技术和暂堵酸化技术,其中,常规调剖技术可以封堵优势水流通道,但对高渗层进行有效封堵后,却不能对低渗层实现有效动用;暂堵酸化技术可以酸化改造低渗未动用层,提高注入能力,但却不能对高渗层的整体或部分做长期封堵,最终达不到均匀水驱的目的。
为此,提供一种新型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及吸水剖面调整工艺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工艺。本发明所提供的该工艺可解决尖峰状吸水或存在优势通道的注水井剖面吸水不均的问题,进而实现层内不同段均匀吸水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所述堵剂包含长堵剂和/或水溶性暂堵剂;
其中,以所述水溶性暂堵剂的总重量为100%计,该水溶性暂堵剂包含5-7%的有机硅树脂、1-2%的十八烷基二甲基甜菜碱、0.5-1.0%的羟丙基瓜胶、0.3-0.5%的聚钛氧烷、0.2-0.4%的氯化钠及余量的水;
以所述长堵剂的总重量为100%计,该长堵剂包含18-25%的水玻璃、4-7%的甲基硅酸钠、2-4%的改性树脂、0.5-1.0%的聚丙烯酰胺、0.3-0.5%的稳定剂、0.1-0.5%的三乙醇胺及余量的水。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中,当所述堵剂包含长堵剂和水溶性暂堵剂时,以该堵剂的总重量为100%计,所述堵剂包含30-90wt%的长堵剂及余量的暂堵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中,所述改性树脂为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在所述的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中,所述稳定剂为低聚季铵盐型黏土稳定剂。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工艺,其中,所述工艺包括:向注水井目的层注入一定量的所述的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以优先暂时或永久封堵部分或全部的高渗优势通道;
在对高渗优势通道封堵以后,再向注水井在线注入螯合酸液,以实现对低渗或地层污染段的酸化改造。
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当所述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需要将高渗优势通道全部长期封堵时,所述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用堵剂包含长堵剂,该注水井不动管柱吸水剖面调整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向注水井目的层注入少量清水前置液,再注入一定量的所述堵剂,随后向注水井中注入少量氯化钙溶液,以优先永久封堵部分或全部的高渗优势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6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