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服务调度的水文资料自动整编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7374.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雅莉;肖志远;陈江;陈春华;高露雄;苏东波;王鹏;唐钦;吴勇;夏成迎;李钰;马勤;周波;赖厚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吉嘉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3;G06Q10/10;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文资料 服务调度 在线共享 数据处理技术 多任务处理 保障数据 并发处理 策略控制 传输链路 对象性质 轨迹识别 数据总线 系统架构 在线模式 多用户 时效性 自适应 构建 回溯 水文 自动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资料自动整编系统及方法,属于水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服务调度的水文资料自动整编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多任务处理模式的整编系统架构,实现多用户并发处理的整编方法,构建数据总线和传输链路,实现数据在线共享和整编方案在线共享,并保障数据的一致性。本发明提供的在线模式不仅能通过策略控制用户对数据的修改,还能实时反映出数据的修改状况,实现修改过程的回溯,大大提高时效性和效益;本发明通过水文资料整编轨迹识别与自适应重塑,根据对象性质,自动调整整编轨迹,提高整编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资料自动整编系统及方法,属于水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服务调度的水文资料自动整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文资料整编(hydrologic data compilation)是对原始水文资料按科学方法和统一规格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审查、汇编、刊印或存贮的全部技术工作。整编阶段包括:测站考证,原始资料审核,确定整编方法、定线及检验,数据整理、输入及图表编制,单站合理性检查,编写单站资料整编说明、并进行单站资料质量评定等主要工作。
传统的水文资料整编采用的是人工计算处理模式。目前,主要应用单机版整编计算软件辅助水文资料整编。依据人工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整编、精简等操作,再导入整编软件,形成一定构成的电子化数据。整编软件通过已编译的固定程序对数据进行计算和格式输出。再由人工进行质量审查,对于符合要求的数据生成整编成果,对不符合要求的,需从头开始查找问题,甄别数据,再导入执行程序,生成结果,反复如此,直到符合要求。
整编流程如图1所示,图1所示的整编流程存在以下问题:
1)在原始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各自在站处理,对于出现的问题没有交流与共享处理方法,数据无法共享。
2)整编软件是单机版程序,各自操作,只对本次录入样本负责,对前置软件也无法控制,可能因为前置第三方数据载体的版本、型号不同而出现非计划内的异常,难以捕捉出错环节,且易产生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3)质量审查环节全部依靠人工识别,效率低,且检错率不高,合理性审查需要集体开会讨论,依靠人员经验和对本次样本的理解。且形成的审查结论在其他站的质量审查中无法共享使用,使用率低。
4)现有整编模式为单机单进程运行,交互性低,无法支持多人多任务(并行)模式运行。整编经验无法继承和共享,对人员的依赖性比较大,从而降低了整编的时效性。在整编数据自动获取已实现的前提下,现有整编方法,依靠单机程序,通过人为指令触发整编计算,自动性低,对于复杂的计算过程无法灵活启用有效的程序进行处理,需要人为处理数据,以适应软件程序的输入,即软件适应性不高,从而降低了整编的时效性与可靠性。
5)处理速度慢,在原始数据的密度进一步增加的情况下,如5分钟一次数据,现在的人工处理不能满足整编时效性要求。
为解决以上传统整编方法的不足,目前对传统单机版整编软件正进行一定的改进。利用网络数据库,实现数据集中处理与共享,并提高整编的时效性,如图2所示,其包括以下主要流程:
1)原始数据通过移动端APP或计算机录入形成原始数据库。
2)整编软件基于网络数据库建立,通过前置在线处理模块实现所需(站+时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处理依靠人员参与,交互式处理。
3)整编软件对处理完成的数据进行整编计算,此过程中,整编人员选择整编计算公式,并进行参数控制,计算结果。
4)整编人员对计算结果进行审查,对于不和要求的返回重新整编。
网络整编在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整编数据源的网络化管理与共享,但整编的自动化程度仍未提高。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吉嘉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吉嘉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