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久路面结构混凝土材料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7197.0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和志;杨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8 | 分类号: | C04B28/18;C04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材料 路面结构 制备工艺 活性矿物掺料 防渗漏性能 高效减水剂 碱性化合物 聚合物乳液 路面耐久性 水泥混凝土 成品材料 底层基料 复合纤维 级配集料 使用寿命 重量分数 成型组 改善剂 垫层 改性 粒料 杂料 混杂 成型 加工 养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久路面结构混凝土材料,按照重量分数包括如下成分:水泥混凝土100~160份,垫层粒料30~50份,掺入微料20~30份,高效活性矿物掺料40~60份,高效减水剂10~24份,耐久性改善剂20~30份,碱性化合物30~44份,聚合物乳液25~35份,混杂复合纤维10~30份,混合杂料30~60份,级配集料50~7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耐久路面结构混凝土材料的制备工艺,将原料分为底层基料添加组料、改性组料和辅助成型组料三组材料,并通过依次加工和有序加工混合的方式制得最终的成品材料,有效改善路面耐久性、抗压强度和防渗漏性能,同时通过合理的养护方式提高路面成型质量,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久路面结构混凝土材料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能适应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路面有4个以上车道的宽度。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从定义可以看出,一般来讲高速公路应符合下列4个条件:(1)只供汽车高速行驶;(2)设有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将往返交通完全隔开;(3)设有立体交叉口;(4)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只准汽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现有的高速公路路面都是通过混凝土材料进行建设,但是,现有的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常用的混凝土材料其耐久性较差,在外部的酸性条件下其内部结构不仅容易发生腐蚀,而且由于内部气体未完全去除,在施工之后成型材料中会残留大部分气泡间隙,长时间必然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出现侵蚀或者损坏的情况;
(2)同时,传统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防渗透性等效果不理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局部损坏而导致整体结构损坏,影响高速公路的长久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耐久路面结构混凝土材料及制备工艺,通过一系列添加物,有效改善路面耐久性、抗压强度和防渗漏性能,同时通过合理的养护方式提高路面成型质量,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久路面结构混凝土材料,按照重量分数包括如下成分:
水泥混凝土100~160份,垫层粒料30~50份,掺入微料20~30份,高效活性矿物掺料40~60份,高效减水剂10~24份,耐久性改善剂20~30份,碱性化合物30~44份,聚合物乳液25~35份,混杂复合纤维10~30份,混合杂料30~60份,级配集料50~70份。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活性矿物掺料的组成及制作方法为:取等质量硅灰、矿渣和粉煤灰混合成混合物并煅烧至300℃,之后过150um方孔筛,筛余量为8%以下,之后对筛出的混合物中降温冷却,并加入活性氧化镁、活性氧化铝与钡化合物混合,并研磨20~30min直至粉碎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高炉矿渣生产加气混凝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抗渗防水无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