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7132.6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波;蒋会兵;田易萍;孙云南;陈春林;邓少春;徐丕忠;朱兴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66200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树 植株 枝条 杂交培育 透光 亲本 通风 年份 培育 自交不亲和性 子代 亲本来源 杂交后代 杂交种子 授粉 采收 大棚 树型 幼苗 种籽 树冠 衰老 修剪 从属 枝叶 病虫害 分辨 结实 施肥 播种 育种 筛选 栽培 生长 配置 科研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包括生长年份和结果年份,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亲本;步骤2栽培;步骤3修剪;步骤4施肥;步骤5搭建大棚;步骤6授粉;步骤7疏枝叶;步骤8种籽采收;步骤9播种。本发明利用亲本的自交不亲和性,保证子代的杂交种子的亲本来源清楚;也容易分辨。本发明植株的间距大,能有效避免树冠枝条密生、交叉、重叠,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滋生,枝条容易衰老,结实少的问题。培育出的树型合理,枝条配置适宜,从属分明,通风、透光良好。本发明能持续得到性质一致的杂交后代,对于茶树植株的培育和筛选工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培育方法,非常适合于科研和大规模的茶树植株的幼苗的育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良好的茶树种质资源是茶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对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茶树的杂交是种植创新和当前茶树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用于茶树杂交亲本园中栽培管理措施均采用生产茶园的栽培管理方法。生产茶园管理的目的是获得营养生长部分(幼嫩新梢),茶树种植密度大,树冠枝条密生、交叉、重叠,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滋生,枝条容易衰老,结实少;同时目前采用的杂交技术为人工杂交,需要去雄、授粉、套袋等工序,在这过程中会对茶树花朵形成多次损伤,导致授粉花朵脱落,影响杂交的结实率。另外大多数杂交园都是在生产茶园中进行,茶树的栽培管理如修剪、施肥、采茶以及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结实率。同时,利用人工授,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使茶树及杂交成本增加。
因此,如何攻克现有的杂交技术,提高茶树杂交结实率,创造茶树种质资源,培育茶树优良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杂交技术结实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高了育种材料的开花数量、提高茶树结实率和减少劳动力的茶树杂交培育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树杂交培育方法,包括生长年份和结果年份,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亲本:第一年选配同时期开花的两种亲本;
步骤2栽培:一种亲本按排种植后,在等距处再按排种植另一种亲本,两排亲本交错种植并形成一亲本杂交组;并等距种植多组所述亲本杂交组;
步骤3修剪:生长年份和结果年份均每年修剪亲本幼树的主枝和副枝;
步骤4施肥:生长年份和结果年份均每年对茶树进行施肥;
步骤5搭建大棚:结果年份第一年搭建移动式钢架大棚,大棚顶部覆盖透光膜,大棚两侧设置防虫网;
步骤6授粉:在结果年份进行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将一种亲本的雄蕊花粉授粉给另一种亲本的雌蕊;
步骤7疏枝叶:结果年份在授粉前和授粉后对茶树进行梳枝;
步骤8种籽采收:结果年份茶果种子成熟后采收并标记出两种母本父本相反的种子;
步骤9播种:结果年份将两种种子立即去除种皮进行单粒种植。
优选的,所述生长年份一般为三至五年,结果年份为生长年份结束后的年份。
优选的,在生长年份第一年实施步骤1和步骤2,只进行一次。
优选的,在结果年份第一年搭建大棚,并结果年份的每一年按顺序重复步骤3、步骤4、步骤6、步骤7、步骤8和步骤9,其中步骤3和步骤4可以多次实施。以保持茶果的健康生长。
优选的,步骤1中的亲本选择,根据育种目标选配同时期开花的可育亲本组合即可。
优选的,所述透光膜为PO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