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尼罗红染色快速辅助检测水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7074.7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3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佟慧妍;江谦益;胡行帅;李中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30 | 分类号: | G01N1/30;G01N21/64;G01N21/65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尼罗红 染色 快速 辅助 检测 水环境 样品 塑料 方法 | ||
一种利用尼罗红染色快速辅助检测水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方法,属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首先,由尼罗红和丙酮溶液配制尼罗红染液;并制备墨水染色的有机膜。其次,染色前,将尼罗红染液使用有机膜过滤后的工作液加入水样中,把水染成淡蓝色;再采用墨水染色的有机膜过滤上述染色水样。最后,将过滤后的有机膜放置培养皿内,在滤膜上均匀涂覆胶水对滤膜上的物质进行固定,待后续分析使用。本方法利用疏水性表面的微塑料吸附尼罗红染液,通过荧光显微镜在波长450‑490nm激发下观察滤膜上的荧光物质,对其进行拉曼检测。本发明染色剂配制简便快捷,吸附效果好,染色方法简单,相比于直接目检法,不仅耗时短,成本低,还能排除一部分非塑料材质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尼罗红染色快速辅助检测水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塑料产量的逐年递增,塑料污染问题已经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八大环境问题之一。随之而来的微塑料污染问题也引起了全球政治家和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微塑料是一种有效直径小于5mm的塑料薄膜、纤维、颗粒和碎片。可以通过大塑料在环境因子(光、热、辐射等)条件下生成,也可以是类似面部洗涤剂或牙膏等中添加的塑料微珠,且后者的数量远远多于前者。从2004年最早提出微塑料概念到展开研究的这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已经充分证明了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目前关注的重点已经扩展到淡水生态系统,市政污水处理厂进出水、饮用水,乃至瓶装水中。
微塑料是一种具有多种动态变化特征和空间分布不均的复合污染物。已经证明微塑料可能会引起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危害。目前对于人类的危害还在持续研究当中。当前分离难度大仍是微塑料研究的一大难题,尼罗红染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区分和鉴定的问题,尼罗红染色有操作简单快捷、省时、成本低等优点,最早在2016年开始使用,目前已在小尺寸(20μm-1mm)的微塑料中得到了验证。但尼罗红是一种溶液致变色染液,过普通的膜时会在膜上留下落射荧光,掩蔽膜上物质的荧光性,同时在尼罗红染色过程中还会出现使用的PC(聚碳酸酯)膜成本高以及膜上的颗粒移动等问题,不利于后期的观察与计数。
本发明使用尼罗红染色辅助检测水环境中的微塑料,是一种快速检测的方法,且能够改进PC膜成本高以及膜上的颗粒移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辅助检测水环境中微塑料的方法,利用丙酮配制的生物染色剂尼罗红,可将水环境中疏水性的微塑料染上色,并在荧光显微镜下有强烈的荧光效果。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很快的识别染上色的物质,计数,测量尺寸并对其进行拉曼检测确定成分和性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尼罗红染色快速辅助检测水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尼罗红染液
室温下,将生物染色剂尼罗红(9-diethylamino-5H-benzo[α]phenoxazine-5-one)加入丙酮溶液中,配置成浓度为1~10μg/mL的尼罗红染液,作为尼罗红工作液。
优选的,所述的尼罗红工作液浓度为5μg/mL。
(2)制备墨水染色的有机膜
在培养皿内放置干净的有机膜A,有机膜上滴适量墨水,使其正反两面都浸没并染成黑色,再用镊子夹起用超纯水冲洗至不褪色,转移至新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放入50℃~80℃烘箱中烘干。使用前用显微镜观察有机膜表面,保证无其他污染。
所述的有机膜A孔径为0.22μm。
(3)微塑料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