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7053.5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0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潘雪琳;姚辉;孙家瑜;李棋;邓莉萍;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部 固定部 适配 核磁共振 人体小腿 外壳内腔 线圈单元 线圈装置 踝关节 背伸 壳体 跖屈 患者踝关节 壳体内部 内腔贯通 人体脚掌 转动连接 夹角为 铰接 内翻 外翻 扫描 反馈 | ||
1.一种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和线圈部,所述固定部适配人体小腿中部,所述固定部和线圈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与线圈部内腔贯通,所述线圈部旋转角度为-50°~50°,所述线圈部包括壳体和线圈单元,所述线圈单元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腔适配人体小腿下部,所述第二外壳内腔适配人体脚掌,所述第一外壳铰接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形成的夹角为55°~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包括前板、后板,所述前板位于所述第一顶板远离脚掌端,所述后板位于所述第一顶板另一端,所述前板为刚性材料,所述后板为柔性材料,所述前板固连后板,所述后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第二底板、第二侧板、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固连所述后板,所述第二侧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通过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外壳靠近脚掌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和线圈部之间设置第一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设置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和第二角度传感器分别电连接控制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重叠部位为强摩擦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设置限位装置,允许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的夹角为55°~1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可正反转的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控制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为刚性材料,所述第一侧板固连前板,所述第二侧板固连第二顶板,所述第二侧板固连第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可拆卸的连接第一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底板的接触面设置有接插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顶板、前板、后板、第二底板、第二侧板、第二顶板内均设有线圈单元,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踝关节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为沿胫骨方向延伸的波浪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70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