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醇催化转化过程氧化物回炼的反应系统及其反应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6982.4 | 申请日: | 2018-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红;齐国祯;王洪涛;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C1/20 | 分类号: | C07C1/20;C07C11/04;C07C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催化 转化 过程 氧化物 反应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甲醇催化转化过程氧化物回炼的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密相段(1)、反应器稀相段(2)、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再生斜管(5)、旋风分离器(6)、隔板(9)和待生斜管(14);其中:
反应器稀相段(2)位于反应器密相段(1)上方;反应器密相段(1)由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和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组成;再生斜管(5)和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相连;待生斜管(14)和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相连;旋风分离器(6)位于反应器稀相段(2);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和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由隔板(9)相连,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和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和隔板(9)均位于反应器密相段(1)催化剂床层内,隔板(9)和反应器器壁相连;
所述隔板(9)由多孔区(12)和无孔区(13)组成,多孔区(12)位于无孔区(13)上方,多孔区(12)和无孔区(13)间的夹角α的范围为120︒~160︒,多孔区(12)的开孔率为50~80%,多孔区(12)和无孔区(13)面积之比为(0.5~3)︰1;隔板(9)高度占反应器密相段(1)总高度的50~80%;或者所述隔板(9)为竖直的无孔板,隔板(9)高度占反应器密相段(1)总高度的30~50%;
所述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体积和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总体积比为(3~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催化转化过程氧化物回炼的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9)为两个,平行排布,两个隔板(9)中间的区域为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分为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I(3-1)和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II(3-2)。
3.一种甲醇催化转化过程氧化物回炼的反应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意一种反应系统,所述的反应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甲醇催化转化过程分离单元产生的混合氧化物水溶液原料(8)进入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和再生催化剂(10)接触反应;
b)甲醇原料(7)进入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和待生催化剂(15)接触反应,生成的反应产物(11)经旋风分离器(6)分离催化剂后进入后续分离系统;
c)待生催化剂(15)经待生斜管(14)进入再生器烧去积炭后得到再生催化剂(10),再生催化剂(10)经再生斜管(5)返回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
所述反应器氧化物回炼区(3)催化剂床层温度为480~680℃,催化剂密度为70~150千克/立方米,气速为0.8~1.5米/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催化转化过程氧化物回炼的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氧化物水溶液原料(8)中混合氧化物质量百分含量为5~70%,混合氧化物含有甲醇和乙醇、丙醇、丁醇、甲醛、乙醛、丙醛、丁醛、丙酮、丁酮、甲酸、乙酸、丙酸中至少一种,混合氧化物中酮类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0~8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催化转化过程氧化物回炼的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甲醇转化区(4)催化剂床层温度为450~550℃,催化剂密度为200~500千克/立方米,气速为0.5~1.5米/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催化转化过程氧化物回炼的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催化剂(10),以催化剂总质量计,碳含量小于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69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