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6226.1 | 申请日: | 201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7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班书昊;谭邹卿;徐然;席仁强;何云松;蒋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层 金属球 粒子 分级 混凝土容器 阻尼隔振器 桥梁振动 金属螺旋弹簧 承载模块 装设 厚度比 抗冲击 抗振动 阻尼力 复位 隔振 桥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属于桥梁隔振领域。它包括混凝土容器、装设于混凝土容器内部的分级阻尼层、装设于分级阻尼层上的承载模块、连接承载模块与混凝土容器底部的金属螺旋弹簧;分级阻尼层自上而下包括阻尼层A、阻尼层B和阻尼层C;阻尼层A内部充满金属球粒子A,阻尼层B内部充满金属球粒子B,阻尼层C内部充满金属球粒子C;阻尼层A、阻尼层B和阻尼层C的厚度比接近于2:3:5;金属球粒子A与金属球粒子B、金属球粒子C的直径之比为4:2:1。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分级阻尼层内部粒子相对运动提高阻尼力、金属螺旋弹簧复位的抗冲击抗振动、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桥梁隔振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
背景技术
桥梁是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极强的社会公共性,应当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桥梁设计中的隔振通常是使桥梁在水平方向上得到柔性支撑,在铅垂方向上安装阻尼器,目前我国的桥梁阻尼器比较落后,难以实现大型冲击的快速恢复。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桥梁隔振的混合阻尼隔振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分级阻尼层内部粒子相对运动提高阻尼力、金属螺旋弹簧复位的抗冲击抗振动、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它包括混凝土容器、装设于所述混凝土容器内部的分级阻尼层、装设于所述分级阻尼层上的承载模块、连接所述承载模块与所述混凝土容器底部的金属螺旋弹簧。
所述分级阻尼层自上而下包括阻尼层A、阻尼层B和阻尼层C;所述阻尼层A内部充满金属球粒子A,所述阻尼层B内部充满金属球粒子B,所述阻尼层C内部充满金属球粒子C。
所述阻尼层A、阻尼层B和阻尼层C的厚度比为2:3:5;所述金属球粒子A与所述金属球粒子B、金属球粒子C的直径之比为4:2:1。
所述金属螺旋弹簧为抗压螺旋弹簧,其零变形时的长度等于所述分级阻尼层的厚度;所述金属球粒子A、所述金属球粒子B、与所述金属球粒子C均为弹性模量不小于200GPa材料制作而成的实心球体,所述球体的表面经过耐腐蚀处理。
所述承载模块包括承载柱,分别装设于所述承载柱上、下两端的承载平台和阻尼平台,所述阻尼平台的四周装设有可沿所述混凝土容器内部自由滚动的滚珠,所述滚珠弹性模量不小于200GPa。
所述金属螺旋弹簧至少为四组,且关于所述承载柱的轴线轴对称安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通过分级阻尼层内部的金属球粒子的相对上下运动提供大型阻尼力,金属螺旋弹簧复位恢复分级阻尼层内金属球粒子分层;金属球粒子的表面经过耐腐蚀处理后,使用寿命更长。由此可知,本发明是一种采用分级阻尼层内部粒子相对运动提高阻尼力、金属螺旋弹簧复位的抗冲击抗振动、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桥梁振动的混合阻尼隔振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容器;21—承载柱;22—承载平台;23—阻尼平台;24—滚珠;31—阻尼层A;32—阻尼层B;33—阻尼层C;311—金属球粒子A;321—金属球粒子B;331—金属球粒子C;4—金属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6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钢-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组合梁结构
- 下一篇: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