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水混凝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5596.3 | 申请日: | 201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赵生怡;张云仁;金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霞 |
| 地址: | 2011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 混凝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包括:水泥,中砂,骨料,增强纤维,粘结剂,外加剂和水;所述各组份质量配比如下:水泥200‑300份;中砂100‑200份;骨料50‑150份;增强纤维10‑20份,粘结剂5‑10份,外加剂3‑8份,水100‑200份;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所述稳定剂采用海藻酸钠。本发明能够兼顾透水性,强度,抗震性和抗压性,作为河道或水库的生态堤坝建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
背景技术
混凝土通常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以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随着城市绿色环保理念的推进,城市建设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将绿色植被种植到河道或水库的堤坝上的生态堤坝理念。但是传统的混凝土不具备透水性能,无法通过微量持续的渗析河水或水库水浇灌种植在生态堤坝上的绿色植被,因此无法用来作为生态河提的建筑材料。不符合当今倡导的绿色城市化理念。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具备透水性能的透水混凝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透水性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城市透水道路的铺设,其强度和抗压能力尚不足以满足作为制作堤坝材料的要求。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透水混凝土,能够在保证孔隙率和渗水性的基础上具备较佳的强度和抗压性能,可以作为河道和水库的生态堤坝的建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水混凝土,能够兼顾透水性,强度,抗震性和抗压性,作为河道或水库的生态堤坝建材。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透水混凝土,包括:水泥,中砂,骨料,增强纤维,粘结剂,外加剂和水;所述各组份质量配比如下:水泥200-300份;中砂100-200份;骨料50-150份;增强纤维10-20份,粘结剂5-10份,外加剂3-8份,水100-200份;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所述稳定剂采用海藻酸钠。
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在配方中添加增强纤维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整体抗震性能,而在配方中添加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乃是因为海藻酸钠是一种具有羟基的粘性高分子化合物。其能够对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起到良好的协助作用,大幅提高混凝土内部的作用力和承压性能。
更优选的是,上述透水混凝土中:所述减水剂由磺酸钠、氢氧化钾、硝酸钙、高锰酸钾、膨润土和硅粉构成;且各组份质量配比如下:磺酸钠8~13份、氢氧化钾15~50份、硝酸钙3~7份、高锰酸钾1~3份、膨润土40~50份、硅粉1~3份。
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透水混凝土中:所述骨料的粒径为3-12mm。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透水混凝土中:所述中砂的细度模数大于2.5。
再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透水混凝土中:所述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再进一步优选的是,上述透水混凝土中:水灰比为0.4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透水混凝土,不但具备优秀的透水性能,且具备良好的强度,抗震性和抗压性,能够作为河道和水库的生态堤坝的建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透水混凝土,包括:水泥,中砂,骨料,增强纤维,粘结剂,外加剂和水;所述各组份质量配比如下:水泥150份;中砂150份;骨料100份;增强纤维15份;粘结剂10份,外加剂5份,水150份;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和稳定剂;所述粘结剂为苯乙烯-丁二烯类共聚物,所述骨料的粒径为3-12mm。中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6-2.7之间。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的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为0.44。所述稳定剂采用海藻酸钠。所述减水剂采用聚羟酸减水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5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