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银耳固态转化生姜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204566.0 | 申请日: | 201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才;王萍;梅延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叶脉康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33/00;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血糖食品 银耳 生姜 固态发酵 玉米 制备 低血糖 碳酸钙 降糖药物 发酵物 平摊 灭菌 床上 皂苷 转化 血糖 大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银耳固态转化生姜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以大米、玉米、生姜为主要原料,碳酸钙为辅料,灭菌后与银耳混合,平摊于固态发酵床上,进行固态发酵,得到的发酵物即为降血糖食品。本发明的降血糖食品每克含有多糖2~30mg、皂苷2~10mg,该降血糖食品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是一种纯天然制剂,与现有降糖药物相比不仅见效快、效果显著,并且服用后不会导致低血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银耳固态转化生姜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高脂膳食摄入的增多,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三高”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控制和预防“三高”,药物虽然效果较好,但副作用大、价格相对较高,并非每个病人都能接受,因此开发疗效更好、无毒副作用的食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的新鲜根茎。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生姜的含挥发油,主要为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芳樟醇等;又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生成姜酮、姜烯酮等。此外,含天门冬素、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口嚼生姜,可引起血压升高。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有末梢性镇吐作用,有效成分为姜酮和姜烯酮的混合物。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体外实验,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姜的开发也逐渐的向深层次发展,有关生姜产品研究开发的报道很多:如将生姜直接烘干粉碎制成的生姜粉,用生姜提取物直接干燥制成制备的红姜糖茶,生姜精油。但生姜制品质量不稳定,而且生姜还具有中药的共性,见效慢。将生姜的有效成分直接提取出来开发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正逐渐成为生姜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是担子菌门、异隔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银耳是我国久负盛名的滋补品。银耳有“滋阳补肾、润肺止咳、和胃润肠、益气和血、补脑提神、壮体强筋、嫩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耳主要活性成分是银耳多糖,其由酸性杂多糖、中性杂多糖组成,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降血脂,抗炎症,抗氧化等功效。银耳多糖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子实体多糖,菌丝体多糖,银耳抱子多糖和发酵胞外多糖;按照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按照酸碱性分不同为中性多糖和酸性杂多糖。银耳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与炎症、延缓衰老和降血糖等功效。目前已经公开的有关银耳的报道主要是如何获得银耳菌种、银耳的栽培或是银耳多糖的提取。没有利用银耳生产含有皂苷和多糖的食品的报道,而且都是实验室规模,其工艺技术能否用于工业化还不能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银耳固态转化生姜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人将银耳菌扩大培养技术与固态生物转化相结合,以银耳为菌种,生姜、玉米和大米为主要原料,采用发酵与转化相结合,生产出具有降血糖功能的食品。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银耳固态转化生姜和玉米制备降血糖食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试管扩大培养:将一小块(4×4mm)银耳菌种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斜面培养基中,20-30℃下培养8-10d后,制得银耳斜面菌种,10℃保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叶脉康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叶脉康食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4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