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激励防沉淀液体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4239.5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3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宗福;王文;卢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3/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本体内壁 导流通道 搅拌叶片 容器本体 防沉淀 液体容器 转轴 防沉淀装置 底部位置 均匀布置 颗粒附着 螺旋布置 一端开口 一端连接 一端设置 导出口 震动器 变差 导出 紊流 沉淀 转动 电机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激励防沉淀液体容器,旨在解决现在的防沉淀装置在长时间运行后其中的液体会随同一起转动,使得防沉淀的效果变差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容器本体、设置在容器本体内部的搅拌叶片以及设置在容器本体内壁上的震动器,搅拌叶片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远离搅拌叶片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导出液体的导出口,容器本体内壁上设有若干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均匀布置在容器本体内壁上,导流通道螺旋布置在容器本体内壁圆周上,导流通道一端开口设置搅拌叶片附近,另一端设置在容器靠近底部位置。通过制造紊流可以更好避免沉淀,防止颗粒附着在内壁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激励防沉淀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对于具有较大颗粒密度的悬浮液会发生颗粒沉淀,甚至粘附到容器底部;反之,对于具有较小颗粒密度的悬浮液或者乳浊液会发生颗粒上浮,从而导致液体下部的密度上升。均匀一致的液体作为生产材料或者加工介质,是保证生产加工过程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在食品、化工、机械等行业都有对均质化液体具有较高要求的生产过程。比如在食品加工行业,匀质化的液体作为生产材料可以有效的保证每份食品口味的一致性;在化工行业,匀质化的液体作为反应介质或者催化剂可以有效保证化学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在机械加工行业,匀质化的液体作为润滑液、冷却液、工作介质等得到了大量广泛的应用。
中国专利公告号 CN201610093937.7,发明的名称为防沉淀搅拌桶,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用于砂型铸造刷涂涂料分装的防沉淀搅拌桶。其中包括方形螺旋杆、外桶桶体、内桶提手、滚动轴承、轴承支承杆、内桶桶体、叶片组和螺旋螺母。主要特征是内桶桶体和外桶桶体之间使用方形螺旋杆和螺旋螺母连接,在手提或手压作用下,内桶桶体可以在外桶桶体内上下移动并旋转,内桶桶体底部的叶片组旋转搅拌涂料。它解决的是砂型铸造企业在手工刷涂涂料时,普通手提式涂料桶无法搅拌涂料而造成涂料中的耐火骨料在桶底堆积的问题,但是在搅拌过程中只能单向旋转,其中粘度较低的搅拌液会随着时间而随搅拌杆同向旋转,造成搅拌的效率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在的搅拌容器在搅拌的过程中液体会随着搅拌器同步转动而使得搅拌效果变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激励防沉淀液体容器,它能使得置于其内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激励防沉淀液体容器,包括容器本体、设置在容器本体内部的搅拌叶片以及设置在容器本体内壁上的震动器,搅拌叶片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转轴远离搅拌叶片的一端连接有电机,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导出液体的导出口,容器本体内壁上设有若干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均匀布置在容器本体内壁圆周上,导流通道螺旋布置在容器本体内壁上,导流通道一端开口设置搅拌叶片附近,另一端设置在容器靠近底部位置。
多激励防沉淀液体容器主要是用于盛放悬浊液或乳浊液。悬浊液长时间静置往往会发生沉降,各个高度的液体的密度也会不在均等。搅拌叶片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使得液体各个位置之间进行液体流动交换。震动器在震动的时候会引发容器内壁的震动,避免悬浊液或乳浊液中的颗粒沉降到容器内壁上。导流通道一端设置在搅拌叶片附件,另一端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底部。当搅拌叶片搅拌的时候,液流不但会简单向下流,也会沿着导流通道从容器底部流出。而导流通道同时又螺旋盘布在容器本体上,这样从导流通道中流出的液流会旋转的流出。当设置有若干导流通道,若干液流汇合会形成容器底部螺旋的流向。通过设置螺旋通道的旋向,可以使得搅拌叶片带来的容器本体上部的旋向与下部的旋向不同,这会形成紊流,能更好的避免沉降。
作为优选,导流通道盘布在容器本体内壁上,导流通道的扭转方向与搅拌叶片旋转的方向相逆。液体在导流通道内流动的液流在容器底部形成的流向会在下部形成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流向,与搅拌叶片搅动形成的流向相反,二者相激,形成紊流,避免沉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42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