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3824.3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2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兆能;肖焕明;吴贵;梁成就;柴鹏云;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晖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6T7/00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903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屏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预设组合方式向段码液晶屏的COM端口和SEG端口发送驱动电平信号;获取段码液晶屏显示的待测图像;将待测图像与预设组合方式对应的模板图像进行比较,获得段码液晶屏的检测结果。该装置为该方法提供执行模块。计算机装置具有处理器,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的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用以实现上述的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段码液晶屏检测不全面、检测效率低下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段码液晶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有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还涉及应用该方法的段码液晶屏检测装置,还涉及应用该方法的计算机装置,以及应用该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段码液晶屏广泛应用于空调、电视等家电设备中,而液晶屏则是用户与设备进行交互时的重要模块,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大大降低用户的体验和操作的方便程度。因此,对段码液晶屏的故障检测是生产检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现在的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段码液晶屏的检测一般需要电检,而常规的电检方式只能检测出端口之间是否存在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然而段码液晶屏内部线路的正常与否则无法检测出来。例如虽然端口之间不存在断路的情况,但如果液晶内部存在断路故障,则该段并不会显示;虽然端口之间不存在短路的情况,但如果液晶内部存在短路故障,则会额外显示不应该显示的段。(2)在生产检测过程中,由于段码液晶屏的复杂程度高,不能通过常规的电检方式进行测试,需要借助人工检测的方式来检测,这对于批量生产来说是一个耗时费力的环节。另外,人工检测方式的检测质量和检测者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有不可忽视的关联性,这无疑增加了检测的不可靠性和降低了检测精准度。(3)在一般的人工检测过程中,通常是通过COM端口和SEG端口之间的组合来逐一显示各液晶段,然后通过是否亮起来判断是否有故障。然而,随着段码式液晶的生产技术发展,显示的液晶段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根据这种方式则需要检测的液晶段数也越来越多,时间成本也会不断增加,检测效率非但不能提升反而逐渐下降。检测人员也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观察检测结果,增加检测人员的疲劳,降低检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检测不全面、检测效率低下问题的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检测不全面、检测效率低下问题的段码液晶屏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检测不全面、检测效率低下问题的计算机装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检测不全面、检测效率低下问题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的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包括:以预设组合方式向段码液晶屏的COM端口和SEG端口发送驱动电平信号;获取段码液晶屏显示的待测图像;将待测图像与预设组合方式对应的模板图像进行比较,获得段码液晶屏的检测结果。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段码液晶屏检测方法通过向COM端口和SEG端口以预设组合方式提供驱动电平信号,能一次性检测段码液晶屏多个液晶段,减少检测的次数,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另外,在判断液晶段是否存在故障的方法上,不再需要人工检测方式,而是采用图像识别的方式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的质量,节省时间和成本,适合大批量生产。
进一步的方案中,以预设组合方式向段码液晶屏的COM端口和SEG端口发送驱动电平信号,包括:向同一COM端口所控制的多个SEG端口发送驱动电平信号,其中,同时接收驱动电平信号的每两个SEG端口之间间隔预设数量没有接受到驱动电平信号的SEG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晖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晖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38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