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3225.1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加铭;左礼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培养 生物培养系统 物联网 服务器 设备管理 数据交互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包括:若干个生物培养单元,用于进行生物培养;服务器,用于与生物培养单元进行数据交互;其中,生物培养单元设有RFID标签,服务器能根据RFID标签识别和管理生物培养单元。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RFID标签进行设备管理的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培养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生物培养系统的主要设备为反应釜,具体的包括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
现有的反应釜结构上一般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密封装置组成。按照加热/冷却方式,可分为电加热、热水加热、导热油循环加热、远红外加热、外(内)盘管加热等,夹套冷却和釜内盘管冷却等。加热方式的选择主要跟化学反应所需的加热/冷却温度,以及所需热量大小有关。
现有的反应釜在实际使用时,除了在时间上和具体的工序中能够进行人为的把控之外,很难再进行其他的把控,而随着目前物联网的兴起,需要出现一种能够结合物联网的反应釜,以适应于物联网时代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包括:
若干个生物培养单元,用于进行生物培养;
服务器,用于与生物培养单元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生物培养单元设有RFID标签,服务器能根据RFID标签识别和管理生物培养单元。
进一步地,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还包括:
读取装置,用于读取RFID标签;
读取装置与服务器构成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生物培养单元与服务器构成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读取装置与服务器构成无线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设备,用于远程与服务器构成数据交互;
移动终端设备能与读取装置构成数据连接以使自动终端设备能获取生物培养单元的RFID标签的数据。
进一步地,生物培养单元包括:
反应釜,用于提供细胞培养的空间并容纳有一个搅拌桨;
驱动装置,至少用于驱动搅拌桨;
供液装置,至少用于向反应釜中提供细胞培养液;
温控装置,用于改变反应釜的内部温度;
控制装置,至少用于控制驱动装置、供液装置、温控装置中的一个或几个;
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无线通讯模块以使控制装置与服务器构成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设有一个子RFID标签和一个子读取装置。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具有一个子RFID标签。
进一步地,供液装置具有一个子RFID标签。
进一步地,温控装置具有一个子RFID标签。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提供了一种通过RFID标签进行设备管理的基于物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物培养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的示意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量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3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核酸信号放大检测自动工作站
-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生物培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