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金属碳微米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2288.5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毛武涛;倪萍;张少杰;张子祥;鲍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1/18 | 分类号: | B01J21/18;B01J23/44;B01J23/46;B01J23/50;B01J23/75;B01J23/755;B01J35/00;B01J35/02;B01J37/08;C07C209/36;C07C211/46;H01M4/90;H01M4/9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金属 制备 多孔碳 冬瓜 制备方法和应用 纳米材料技术 金属盐溶液 金属负载 实验过程 天然植物 金属盐 普适性 溶液法 热解 碳化 浸泡 金属 再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金属碳微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冬瓜和对应的金属盐为原料,首先通过溶液法将冬瓜颗粒浸泡在金属盐溶液中,然后经过冷冻干燥、热解碳化制得负载对应金属的多孔碳微米片。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负载金属的多孔碳微米片的原料为可再生的天然植物,来源极其广泛且价格低廉,实验过程和操作简单;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可制备多种金属负载的碳微米片,如钌、铑、钯、镍、钴、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金属碳微米片 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和催化加氢还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碳材料因其多种存在形式,可谓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 其中无定形碳材料因其具有微孔的特殊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在催化、 石化、食品、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气体 净化、水处理等。中国专利CN108097253A介绍了一种碳纳米管负载 金属钴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利用二价钴盐与2-甲基咪唑反应 生成前驱体,再通过高温碳化反应生成产物,并应用在催化制氢中, 该方法所需原料价格较昂贵,且大量使用溶剂会造成环境污染。近年 来,作为电极材料或硫的载体,无定形碳材料在锂硫电池领域更是表 现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属纳米颗粒(如金、银、铁、钴、镍、钯等)具有很多有益的 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电子和传感器领域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 有些贵金属高昂的价格限制其广泛使用。因此将其与合适的载体材料 符合,发展新型的杂化材料不仅仅可以获得比金属离子本身更加突出 的性能,更为催化、磁性及能源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材料,并展现 了较广阔的经济价值。而将金属与多孔碳材料复合已经成为一种社会 趋势,开发一种安全无污染、操作简单的多孔碳材料和金属修饰的多 孔碳材料更是具有重要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成本和能耗高,实验操作复杂的缺陷,本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负载金属的多孔碳微米片的制备方 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负载金属碳微米片的制备方法,是以冬瓜和金属盐为原料, 首先通过溶液法将冬瓜颗粒浸泡在金属盐溶液中,然后经过冷冻干燥、 热解碳化制得负载金属的碳微米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金属盐溶解在水中,形成金属盐溶液;
(2)将冬瓜颗粒浸泡在上述金属盐溶液中,静置24~96h,滤去 上层溶液,得到浸泡过金属盐溶液的冬瓜,所得冬瓜进行冷冻干燥, 并转移至石英舟中;
(3)将上述石英舟置于管式炉中,通入保护气体,升温至预定 温度后进行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负载金属的多孔碳微米片。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盐为醋酸镍、醋酸钴、硝酸银、三氯化钌和 醋酸钯中的一种,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浓度为0.005~0.05mol/L,更优选 为0.002~0.02mol/L。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氮气或氩气,通入保护 气的气流速度为20~100mL/min,持续通入10~30min。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升温,是以2~5℃/min的速度升温至 600~900℃,更优选为750~800℃,优选保温时间60~240min,更优选 为180~240min。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制备负载金属的多孔碳微米片的原料为可再生的 天然植物,来源极其广泛且价格低廉,实验过程和操作简单。
(2)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普适性,不仅可以制备简单的多 孔碳微米片,也可以制备多种金属负载的碳微米片,如钌、铑、钯、 镍、钴、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2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