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装置和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1863.X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梁;祝伟;袁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奕珺金属改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34 | 分类号: | C23C8/34;C23C8/02;C23C8/80;C23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渗氮 齿圈表面 处理单元 处理装置 氧化炉 气体输送管道 处理工艺 传输单元 空气炉 渗氮炉 室内 齿圈 氧化剂 氮气 耐腐蚀性 渗氮处理 氧化处理 依次设置 耐磨性 氮化剂 抛光机 清洗池 氧化腔 预热 浸油 腔室 连通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装置和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工艺,涉及零件处理技术领域。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装置包括传输单元和处理单元;传输单元设置在处理单元的上侧;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洗池、空气炉、渗氮炉、氧化炉、抛光机和浸油池;空气炉用于对变速箱齿圈进行预热;渗氮炉的第一气体输送管道与渗氮腔室连通,渗氮腔室内设有氮化剂,第一气体输送管道用于向所述渗氮腔室内输送氮气;氧化炉的氧化腔室内设有氧化剂,用于对渗氮处理后的变速箱齿圈进行氧化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渗氮效果不良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渗氮工艺采用液态渗氮,提高渗氮效率;氧化炉对变速箱齿圈表面进行氧化,提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装置和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变速箱的功能包括改变传动比;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使汽车倒退行驶;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使发动机能够气动、怠速,并与变速器空挡或进行动力传输。变速箱主要包括齿轮、轴和销轴。齿轮的外周面上设有齿圈,齿圈分为前齿圈和后齿圈,齿圈是经过加热之后镶在齿轮外缘上,冷却之后紧固在齿轮外缘上,用来与起动机齿轮啮合,带动曲轴旋转,启到发动机。
现有的齿圈的处理工艺包括锻造毛坯、粗半精车削加工、气体氮化、抛光、磨端面、最终检验和成品七步工序,经过处理后齿圈能够达到提高硬度和耐磨的目的。
但是变速器的齿轮经常处在不断变化的转速和负荷下进行工作,齿轮齿面又受到冲击载荷的冲击,致使齿轮(特别是齿面)产生损伤,如齿轮磨损、齿轮轮齿破碎、常啮合齿轮端面磨损及常啮合变速箱齿圈颈磨损等,采用气体氮化处理的变速箱齿圈不仅所需的渗氮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渗层脆性大,而且经常由于气体渗氮不均匀导致齿圈端、齿面磨损、啮合不好,造成变速器运转发生异响。特别是后齿圈,现在多采用与齿盖激光焊接成后齿圈总成,气体氮化由于脆性大,对焊缝的影响也大,后齿圈总成以后,气体氮化由于渗氮气氛的不均匀,会造成后齿圈整体渗氮效果不良,且现有的变速箱齿圈在处理完毕后仍需要精磨,处理工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变速箱齿圈渗氮不均匀,导致齿圈端与齿面磨损,啮合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变速箱齿圈渗氮不均匀,导致齿圈端与齿面磨损,啮合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速箱齿圈表面处理装置,包括传输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传输单元设置在所述处理单元的上侧,所述传输单元用于将经过精加工的变速器齿圈输送至处理单元内,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变速器齿圈表面进行处理;
所述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清洗池、空气炉、渗氮炉、氧化炉、抛光机和浸油池;
所述空气炉用于对变速箱齿圈进行预热;
所述渗氮炉包括渗氮腔室和第一气体输送管道,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与渗氮腔室连通,所述渗氮腔室内设有氮化剂,所述第一气体输送管道用于向所述渗氮腔室内输送氮气;
所述氧化炉包括氧化腔室,所述氧化腔室内设有氧化剂,用于对渗氮处理后的变速箱齿圈进行氧化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炉包括预热腔室、加热装置和第二气体输送管道;
所述加热装置套设在预热腔室的外侧,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道与预热腔室连通,所述第二气体输送管道用于向所述预热腔室内输送氮气。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炉内还设有导风筒和吹风装置;
所述导风筒设置在预热腔室内部,所述吹风装置设在导风筒的下方,所述吹风装置用于将输入的氮气吹送。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丝,所述电阻丝缠绕在所述空气炉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奕珺金属改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奕珺金属改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1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斗齿用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三代渗碳钢渗碳后氮化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