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01297.2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1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康;吴瑾;范广为;吕媛媛;李洪顺;吴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潘聪聪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合成 过程 中的 温度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给定的温度曲线及当前实际温度值计算最终控制量u,具体包括步骤:
S1、根据所述给定的温度曲线得到过渡过程信号v1和过渡过程的微分信号v2;
S2、所述过渡过程信号v1、过渡过程的微分信号v2以及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变量z1、z2经过非线性组合的变换得到控制信号u0;
S3、通过所述控制信号u0与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变量z3、补偿因子b0计算得到最终控制量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
其中,r0为加速度,r为控制器增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
其中,c为阻尼因子、h为精度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函数fhan(x1,x2,r,h)的求解过程为:
其中,r0为加速度,r为控制器增益,c为阻尼因子、h为精度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S3中,所述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变量为:
其中,y是实际温度值,h为精度因子,根据采样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对扩张状态观测器配置非线性结构fal(x,a,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VB语言实现所述步骤S1、S2、S3,通过OPC技术与催化剂生产系统的DCS系统进行通信连接。
9.一种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跟踪微分器,用于根据所述给定的温度曲线得到过渡过程信号v1和过渡过程的微分信号v2;
扩张状态观测器,用于根据当前实际温度值、补偿因子b0及上一次的最终控制量u获取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变量z1、z2、z3;
非线性组合器,与所述跟踪微分器及扩张状态观测器相连,用于将所述过渡过程信号v1、过渡过程的微分信号v2以及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变量z1、z2经过非线性组合的变换得到控制信号u0;
扰动补偿器,与所述非线性组合器、扩张状态观测器相连,用于通过所述控制信号u0与扩张状态观测器状态变量z3、补偿因子b0计算得到最终控制量u。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自抗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自抗扰控制器包括OPC接口,用于与催化剂生产系统的DCS系统进行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12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