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酚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01072.7 | 申请日: | 2018-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伟;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69/33 | 分类号: | C07C69/33;C07C67/26;C10M105/38;C10N20/02;C10N30/06;C10N30/08;C10N3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酚酯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酚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本发明的酚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I)所示:其中各基团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酚酯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黏温性能、抗氧化性能、低温性能和润滑性能,可替代BS光亮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酚酯类化合物,尤其涉及适宜用作润滑油基础油的酚酯类化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润滑剂的使用性能、运行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可生物降解性、低或无毒害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润滑油的发展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可再生、节能、环境友好、低成本、通用性、高性能及长寿命将成为润滑油发展的主体方向。传统的矿物基润滑油已经很难满足这些苛刻的要求。此外,由于矿物基润滑油的不可再生性和较低的生物降解性致使其面临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随着化石资源日益枯竭,以及人们对环保节能的日益关注和对生物降解率有较高要求的法律法规出台,传统石油基矿物油的成本优势正在被削弱,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
而来源于生物的生物质润滑油则可循环往复重复利用,且对环境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并具有突出的性能,例如植物油具有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性能,比传统矿物基础油具有挥发性低、高闪点、高粘度指数、以及优异的润滑性等优势,植物油已成为优质生物基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资源,当然,植物油也存在氧化稳定性差和低温流动性能不好的问题。植物油的不饱和酸含量越高,其低温流动性越好,但氧化稳定性越差,这主要是植物油的C=C双键造成的。因此,提高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其作为润滑油的关键。为此,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改善植物油性能。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油酸含量的植物油,如canola油和高油酸葵花籽油,其油酸含量可达90%以上,但成本比一般的植物油高。另外,也可以对植物油进行氢化、酯交换等化学改性,减少植物油的双键含量,从而提高了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等等。CN 104745280A公开了一种植物油基润滑油的生产工艺,采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蓖麻油混合使用得到抗氧化性能满足要求的润滑油基础油。CN 101892111A公开了一种通过氢化改性大豆油得到可生物降解、无毒、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CN 106118804A公开了一种通过酯化改性西瓜子油得到氧化安定性、润滑性良好的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CN 103154206A公开了一种通过水解、低聚、加氢异构化改性植物油得到高性能烃类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CN 105189716A公开了一种通过脱除植物油羰基后烯烃聚合得到高性能烃类润滑油基础油的方法。但上述诸多方法只能得到运动黏度较低的润滑油基础油,无法得到100℃运动黏度大于20mm2/s的高黏度润滑油基础油。CN105175698A公开了一种利用二元羧酸、二元聚醇聚合改性蓖麻油得到的高黏度可降解、润滑性能良好的润滑油基础油,但该方法得到的基础油酸值、倾点较高且极易乳化,除作为金属加工液之外不能在如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液压油、压缩机油等其它类型的润滑油中使用。
高黏度基础油是调合高黏度润滑油不可或缺的组分,矿物油中只有BS光亮油属于高黏度基础油,目前几乎没有价格低廉且可替代BS光亮油这类高黏度基础油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酚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本发明的酚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I)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10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