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空中冷防爆柴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9033.8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8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舒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全系康动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F01N3/022;F01N3/04;F02M35/10;F01P3/20;F01P5/02;F01P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中 防爆 柴油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空中冷防爆柴油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柴油机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柴油机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水箱,所述柴油机本体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壳,所述连接套壳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正面的一侧通过插块固定连接有外圈壳,所述外圈壳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涉及防爆柴油机技术领域。该空空中冷防爆柴油机,利用外圈壳和夹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将过滤板卡接在排气管的顶部,对产生的废气进行过滤,并且该过滤板便于拆卸,便于该过滤板的更换,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爆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空中冷防爆柴油机。
背景技术
在其发展的最初期只是对普通防爆柴油机做简单改造,防爆设备的要求远不及当今严格,防爆技术也远没有如今复杂。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各个国家开始推行强制性的防爆标准,此项举措大大加速了防爆行业的发展。防爆柴油机市场是一块不大的蛋糕,但是涉及到的产品类型和防爆方式却十分多样。由于数量少,种类多,防爆柴油机至今没有形成大批量生产(尤其是地面工业用防爆柴油机)。地面工业用应用环境:地面危险环境,如存在可燃易爆性气体、粉尘、蒸汽的生产制造车间。行业现状:国内以进口产品为主,但少数矿用防爆柴油机企业可以生产。矿用应用环境:矿用防爆柴油机应用于煤矿井下,通风条件比地面差,危险性气体主要为瓦斯气。未来,我国应注重防爆柴油机研发与应用,使我们的危险性作业场所达到与发达国家相当的安全指标。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本说明书,严格按说明书所介绍的各项规定进行防爆柴油机的操作和维护保养;进气管拆装时应注意不得将外来杂物掉入进气管内,以免损坏防爆柴油机;防爆柴油机油泵和调速器在出厂试验时均已调整并铅封为最佳状态。用户使用过程中不得擅自调整;防爆柴油机的蓄电池安置于防爆箱内,严禁在井下开启电瓶箱密封盖,严禁井下开启电源控制;启动电机电缆采用有防爆煤安标志的产品,不得私自更换启动电缆;防爆柴油机在工作热态时,严禁开启水洗盖,以免被高温气体烫伤。
目前所见的防爆柴油机,大都为直喷式发动机,然而,随着防爆无轨胶轮车、防爆轨道机车等运输机械的大量使用,会出现大量柴油机燃烧不够充分,进而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的污染,且现有的柴油机耗油比较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空中冷防爆柴油机,解决了现大量柴油机燃烧不够充分,进而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环境的污染,且现有的柴油机耗油比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空空中冷防爆柴油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柴油机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柴油机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水箱,所述柴油机本体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壳,所述连接套壳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正面的一侧通过插块固定连接有外圈壳,所述外圈壳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内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与连接套壳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过滤板背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外表面与连接套壳内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柴油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喷洒头,所述散热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且散热水箱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左端与第一水泵的右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泵顶部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与喷洒头的右侧连通。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柴油机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涡轮增压器,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通过卡管固定连接有进气波纹管,所述进气波纹管的左端与涡轮增压器的右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全系康动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襄阳全系康动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9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