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元件及其监测系统和方法、主动发光模组、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8406.X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史斌;唐玮;宋小刚;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40/19;G06V10/141;G06F21/32;G01N27/00;G01N27/04;G01V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元件 及其 监测 系统 方法 主动 发光 模组 终端 | ||
1.一种光学元件,包括衬底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为衍射光学组件或匀光片,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表面上的检测线,所述检测线配置为传输电信号;
其中,所述检测线呈折线形或螺旋线形布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检测线的数量为一条,所述检测线的端部数量为两个;
所述检测线段的线径取值范围为1μm~500μm;
所述检测线包括第一检测线段和第二检测线段;
所述第一检测线段与所述第二检测线段平行,所述第一检测线段和所述第二检测线段之间的间距取值范围为1μm~5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检测线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的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铟镓锌氧化物和铟锡锌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线段的线径与所述第二检测线段的线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还包括第三检测线段,所述第三检测线段与所述第二检测线段平行,所述第一检测线段与所述第二检测线段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检测线段与所述第三检测线段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设置于衬底基板的与检测线所在侧相同的一侧表面上的导电垫,所述导电垫位于所述检测线的端部且与所述检测线的端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垫的数量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垫与所述检测线的材料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垫的宽度大于所述检测线的线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还包括覆盖在所述检测线上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设有开口,以暴露出所述导电垫。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学元件被等分为多个区域时,每个区域内所述检测线的覆盖面积均在同一设定范围内。
12.一种主动发光模组,包括模组外壳,所述模组外壳包括底部基板及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发光模组还包括:
安装于所述底部基板上的激光器和微处理器;
安装于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部基板的一端的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为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
用于将所述光学元件的检测线两端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导线;
所述微处理器配置为实时监测所述检测线的电阻值或所述检测线两端的电压值,根据监测得到的电阻值或电压值判断所述光学元件是否破损或脱落,并在判定所述光学元件破损或脱落时控制所述激光器关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动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内部;或者,
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或者,
所述导线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动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检测线的端部与所述导线通过导电银浆或焊锡进行电连接。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元件。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发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840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