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骨架以及超导带材绕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7114.4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植晓琴;罗紫英;邱利民;金诗奇;朱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1F6/06 |
代理公司: | 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敏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带材 高温超导 绝缘立柱 电阻型 限流器 底盘 带材 超导带材绕制 支撑 固定件 绕制 紧密绕制 平行布置 气泡滞留 多空间 距离比 立柱式 减去 多圈 耗散 立柱 阻挡 优化 | ||
1.一种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支撑绝缘立柱,相互平行布置且设有间隔,每根支撑绝缘立柱上沿长度方向分布有相同数量相同间隔的多个带材固定件,同一根支撑绝缘立柱上相邻带材固定件之间的距离比超导带材宽度更长;
左底盘和右底盘,用于固定所述支撑绝缘立柱的两端;
所述支撑绝缘立柱上绕制有多组超导带材,多组超导带材通过对应的带材固定件安装形成多组相互平行的结构,通过引线将相邻的超导带材的端部依次连接;
所述支撑绝缘立柱自内向外螺旋排列形成螺旋结构,所述超导带材从内向外绕制在所述螺旋结构上;
所述螺旋结构的中间安装有第一引线绝缘立柱,所述螺旋结构的最外侧安装有第二引线绝缘立柱;
所述超导带材设有至少2根且数量以2的倍数增加,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数量与超导带材的数量相同;
超导带材一端安装在第一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上,第一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自最外侧向内的第一个引线端子开始与相邻的引线端子间隔导通;
将超导带材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上,第二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自最外侧向内的第二个引线端子开始与相邻的引线端子间隔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的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固定在所述左底盘和右底盘上的引线绝缘立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绝缘立柱与带材接触面为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绝缘立柱为圆形立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绝缘立柱自内向外螺旋排列形成螺旋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的中间安装有第一引线绝缘立柱,所述螺旋结构的最外侧安装有第二引线绝缘立柱。
7.一种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的超导带材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的骨架,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支撑绝缘立柱一端固定在左底盘或右底盘上,自支撑绝缘立柱的连接端到自由端,将多根超导带材依次绕制在所述支撑绝缘立柱,每根超导带材通过带材固定件固定;
(2)通过引线将相邻的超导带材的端部依次连接;
(3)将另一块底盘安装到支撑绝缘立柱上,完成安装;
步骤(1)中,所述支撑绝缘立柱自内向外螺旋排列形成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的中间安装有第一引线绝缘立柱,所述螺旋结构的最外侧安装有第二引线绝缘立柱,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1-1、所述超导带材设有至少2根且数量以2的倍数增加,支撑绝缘立柱的带材固定件的数量与超导带材的数量相同,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数量也与超导带材的数量相同;
1-2、将超导带材一端安装在第一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上,第一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自最外侧开始与相邻的引线端子间隔导通;
1-3、螺旋排布一圈支撑绝缘立柱,绕制超导带材并通过带材固定件固定;
1-4、增加螺旋排布的圈数并继续绕制直到最外侧;
1-5、在最外侧安装第二引线绝缘立柱,将超导带材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上,第二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自最外侧向内的第二个引线端子开始与相邻的引线端子间隔导通。
8.一种高温超导电阻型限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支撑绝缘立柱,相互平行布置且设有间隔,每根支撑绝缘立柱上沿长度方向分布有相同数量相同间隔的多个带材固定件,同一根支撑绝缘立柱上相邻带材固定件之间的距离比超导带材宽度更长;
左底盘和右底盘,用于固定所述绝缘立柱的两端;
多组超导带材,绕制在支撑绝缘立柱上且通过对应的带材固定件安装形成多组相互平行的结构,通过引线将相邻的超导带材的端部依次连接;
所述支撑绝缘立柱自内向外螺旋排列形成螺旋结构,所述超导带材从内向外绕制在所述螺旋结构上;
所述螺旋结构的中间安装有第一引线绝缘立柱,所述螺旋结构的最外侧安装有第二引线绝缘立柱;
所述超导带材设有至少2根且数量以2的倍数增加,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数量与超导带材的数量相同;
超导带材一端安装在第一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上,第一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自最外侧向内的第一个引线端子开始与相邻的引线端子间隔导通;
将超导带材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上,第二引线绝缘立柱的引线端子,自最外侧向内的第二个引线端子开始与相邻的引线端子间隔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71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