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自学习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6918.2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雷;罗辉;宋海滨;张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马全亮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振动 传感 系统 自学习 装置 方法 | ||
一种基于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自学习装置及方法,利用可编程脉冲驱动源,驱动电机和相应的机械结构,制成一个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可控自动扰动装置。当需要让传感器对特定的模型进行学习时,采用可编程脉冲驱动器来驱动电机和机械干扰臂,通过对驱动脉冲的强度、发生规律、时间周期等进行控制,实现对于光纤扰动的时间、频率及其组合的特征控制。系统对于传感器采集到的特征信号进行自动反复学习,并提取出振动特征,即可实现对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改进修正,同时对实现应用现场不同类型的信号进行模拟测试和学习归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自学习装置及方法,属于安防技术和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
背景技术
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探测原理主要有光纤光栅振动传感技术、基于光纤干涉仪技术、φ-OTDR瑞利散射技术等类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具有抗电磁干扰、本质安全、灵敏度高等优点,而挂装式以其稳定性好、灵敏度高、误报率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一些安装有实体的场景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其中基于φ-OTDR瑞利散射技术的光纤振动传感系统,能够实现对人员等的人工挖掘、机械挖掘、大型施工等振动信号的监测,非常适合安防场景。
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现逐步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城市通讯线路、电力通讯管道等线型系统的安全监测和破坏预警,可直接利用原系统的通讯光纤作为传感和信号传输介质,对光纤周边环境的振动信号进行探测、定位并发出报警。
对于光纤振动传感器在各工业领域的应用,需要进行报警的人为入侵、非法施工、自然灾害等事件引发的振动信号,往往会与环境的气候变化、车辆行驶、人员生产活动等信号混杂在一起,导致系统报警易出现误报。如何通过探测到的振动信号的特征,对不同的信号源进行识别区分,提高报警的准确率就是提升系统实用性最重要的技术难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可编程脉冲驱动源,驱动电机和相应的机械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自学习装置及方法,通过探测到的振动信号的特征,对不同的信号源进行识别区分,提高报警的准确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自学习装置,包括:电机、机械扰动装置和与电机相连的可编程脉冲驱动器,
通过可编程脉冲驱动器来驱动电机,进而驱动机械扰动装置对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引出的传感光缆进行扰动,通过对驱动脉冲的扰动特征进行调节控制,实现对于光纤振动传感系统采集的振动信号的周期、频率、强度的特征控制;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识别和匹配,完成自学习。
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引出的传感光缆绕制成环状,机械扰动装置对该环状光缆进行扰动。
绕制成的环状光缆具体为:圈数为10圈,直径为30cm,光缆连续绕制,相邻圈之间无间隔。
机械扰动装置对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引出的传感光缆进行触碰,从而进行扰动。
还包括固定辅助装置,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引出的传感光缆固定在该固定辅助装置上,该固定辅助装置的拉伸强度不小于1000N,且探测光缆同辅助装置之间为刚性连接。
对驱动脉冲的扰动特征进行调节控制,具体是指:对脉冲驱动器的输出脉冲的强度、速度、周期特性进行编程控制。
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识别和匹配,完成自学习,具体为:
(1)光纤振动传感系统对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
(2)将提取出的特征与预设样本库进行比对识别;
(3)如果该提取出的特征与样本库中的特征匹配,则可以确定该提取出的特征的对应行为,该提取出的特征为已知样本;如果该取出的特征与样本库中的特征无法匹配,则对该提取出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存储在样本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6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