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接线端子的测试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6727.6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劲春;王怡华;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陈锐 |
地址: | 432100 湖北省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接线 端子 测试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接线端子的测试夹具,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一端插入绝缘壳体内,用于与测试导线连接,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测试头,测试头通过弹簧与连接杆连接,测试头、连接杆和弹簧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测试头上部开设有导向孔,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导向孔的底面固定连接,导向孔的直径大于连接杆下端部的直径,测试头可在弹簧的伸缩范围内沿连接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绝缘壳体下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定位柱,连接杆下部设置有限位锁定机构。利用限位锁定机构将测试夹具与接线端子连接锁定,防止测试头在测试过程中与接线端子中间的金属导体分离,不仅简化了电气设备的测试操作,还提高电气设备测试的效率和质量,具有推广应用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接线端子的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是一种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配件产品,为了使电缆和电器连接更牢固安全,提高导电性能。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成套电气设备大多采用接线端子进行连接。
由于市场上缺乏接线端子的测试夹具,目前对成套电气设备进行测试时,通常依靠人工将测试设备测试点的线头连接到接线端子上,以致在接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采用手工将一个端子一个端子进行接线固定,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测试效率低下;2)容易出现电缆接错、漏接或者接线不牢等现象,不仅测试质量低,而且上电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电气安全事故;3)在日常检查或功能测试时,多次上下接线端子,线头容易损坏,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解决现有成套电气设备测试依靠人工接线不便的难题,同时提高电气设备测试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接接线端子的测试夹具,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一端插入绝缘壳体内,用于与测试导线连接,连接杆另一端设置有测试头,测试头通过弹簧与连接杆连接,测试头、连接杆和弹簧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测试头上部开设有导向孔,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导向孔的底面固定连接,导向孔的直径大于连接杆下端部的直径,测试头可在弹簧的伸缩范围内沿连接杆的轴向移动;所述绝缘壳体下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定位柱,连接杆下部设置有限位锁定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锁定机构包括一个套设在弹簧外的环形板和至少两个安装在环形板上侧的锁定弹片,环形板的内径大于弹簧的直径,并且环形板的外径小于导向孔的直径,至少两个锁定弹片均与环形板连接,形成一个可向外张开的卡爪。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锁定机构还包括安装在连接杆下部的限位卡簧,用于限制环形板相对连接杆向上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锁定弹片在远离环形板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的倒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杆为电动推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测试夹具还包括调控系统,调控系统包括安装在连接杆与弹簧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并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器、电动推杆和蜂鸣器电性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调控系统还包括用于识别待测接线端子的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射频读写器和射频标签,射频读写器安装在绝缘壳体的上部,射频读写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用于读写射频标签的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壳体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凸起圆台,绝缘壳体另一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凸起圆台相对应的连接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测试夹具还包括上方敞口的夹具底座,夹具底座为中空的箱体,绝缘壳体下部开设有与夹具底座的边缘相卡合的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壳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6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