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芪饮片的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95612.5 申请日: 2018-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9125379A 公开(公告)日: 2019-01-04
发明(设计)人: 王振华;魏国伟;于萍;王具体;孟凯;张坦坦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世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48 分类号: A61K36/48;A61P1/14;A61P1/12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琦
地址: 2368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芪 饮片 加工 营养成分流失 表虚自汗 内热消渴 气虚水肿 血虚萎黄 有效减少 下陷 痹痛 便溏 采挖 蜜炼 气虚 痈疽 麻木 乏力 产地 联合
【说明书】:

发明是关于一种红芪饮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产地采挖新鲜红芪与蜜炼加工、干燥进行有机的联合,有效减少营养成分流失,提高产品质量。红芪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饮片加工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红芪饮片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芪味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症。中药材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是中药生产中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早期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工界限,而将之统称为炮制,由中医药从业人员以“前店后坊”的形式实施。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材的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逐渐被人为分离为各自独立的两段加工工艺体系。这种简单化的工艺分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药材贮藏与长途运输,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某些药物品质形成的内在规律,人为地割裂了药物品质形成的有机链条,逐渐显露出诸多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促进红芪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一种红芪饮片的加工方法。

一种红芪饮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步骤制成:

1)、将产地新鲜采挖红芪,除去叶柄杂质,洗净尘土,擦干,根据根茎大小分开,留取根茎长为1.2-1.5公分的主根,除去侧根;

2)、将步骤1所得物以40-45度角等距鲜切至厚度为5-6毫米的片状,加入质量分数30-35%的蜂蜜,充分拌匀,于55-60℃水浴加热30-35分钟;

3)、将步骤2所得物沥出,于-30--20℃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6%,分装密封保存。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一种红芪饮片的加工方法,红芪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将从产地采挖新鲜红芪与蜜炼加工、干燥进行有机的联合,有效减少营养成分流失,提高产品质量。与传统饮片相比具有加工连续,省时的优点,同时便于储藏与运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红芪饮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步骤制成:

1)、将产地新鲜采挖红芪,除去叶柄杂质,洗净尘土,擦干,根据根茎大小分开,留取根茎长为1.2公分的主根,除去侧根;

2)、将步骤1所得物以45度角等距鲜切至厚度为6毫米的片状,加入质量分数35%的蜂蜜,充分拌匀,于55℃水浴加热30分钟;

3)、将步骤2所得物沥出,于-30℃冷冻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分装密封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世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世茂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5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