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改性沥青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5265.6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0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秀阁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06;C08L23/06;C08L1/02;C08L5/08;C08K13/06;C08K9/02;C08K9/04;C08K3/32;C08K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451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沥青 生产工艺 环保 沥青 含磷阻燃剂 抗车辙能力 丁苯橡胶 多聚磷酸 高温性能 基质沥青 聚乙烯蜡 沥青路面 全面改善 壬基苯酚 无毒无害 原料制备 制备工艺 阻燃性能 变型 二苯胺 分散剂 交联剂 路用性 重量份 石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改性沥青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环保改性沥青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丁苯橡胶1‑3份、沥青90‑100份、多聚磷酸0.4‑1.3份、交联剂0.1‑0.3份、含磷阻燃剂1‑3份、聚乙烯蜡0.8‑1.8份、石粉3‑8份、壬基苯酚0.05‑0.4份、分散剂0.2‑0.6份、二苯胺0.1‑0.3份。本发明环保改性沥青及其生产工艺,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无毒无害,该改性沥青能够明显提高基质沥青的阻燃性能、高温性能、抗变型能力,全面改善沥青的性能,大大提高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增强沥青路面的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沥青,具体涉及一种环保改性沥青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沥青被普遍视为一种包裹着具有稳定相胶质的沥青质胶团溶解或分散在油脂树脂媒介中形成的界面物质,具有胶体特性。然而,由于提取沥青的原油不同,炼油过程和沥青的服役过程中会出现老化,非常复杂且可变,所以沥青的化学成分是不能准确定义的。通常认为沥青由两个组分组成,沥青质和树脂,后者则是进一步细分为饱和烃,芳香烃和胶质,沥青质具有高的分子量和大的直径(大约10mm),与沥青中其他的组分不同,不容易与其他物质相容。有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沥青是由脂肪族,芳香族,环碳氢化合物,少量有机酸,碱和含有氮、氧、硫的杂环组分以及一些金属原子组成的混合物,含有某些矿物质,并呈现黑色到暗褐色的固态或半固态的粘稠状物质。
改性沥青是指沥青中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化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一直以来,沥青被广泛用于道路铺砌、隔音片材、沥青屋面材料等用途中。为了根据用途附加性能,往往向这样的沥青中添加各种聚合物,例如添加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橡胶乳液、由共轭二烯和乙烯基芳香族烃形成的嵌段共聚物等。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改性沥青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伴随着道路通行车辆的增多或车辆的高速化的情况,对于具有优异的强度、耐流动性、耐磨耗性的沥青组合物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需要软化点更高、弹性模量等机械强度高的沥青组合物,尝试了通过提高上述各种共聚物的分子量来进行改良。
经过改性的沥青,温度敏感性降低,软化点增高,当量脆点降低,从而改善了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目前,改性沥青在高等级路面及机场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对改性沥青的研究大多是仅使用聚合物作为改性剂,对沥青性能全面改善效果不明显,改善幅度有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改性沥青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环保改性沥青,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丁苯橡胶1-3份、沥青90-100份、多聚磷酸0.4-1.3份、交联剂0.1-0.3份、含磷阻燃剂1-3份、聚乙烯蜡0.8-1.8份、石粉3-8份、壬基苯酚0.05-0.4份、分散剂0.2-0.6份、二苯胺0.1-0.3份。
所述沥青为煤沥青和/或石油沥青。
所述交联剂为异丙醇铝或钛酸异丙酯。
所述含磷阻燃剂为纤维素基氮磷系阻燃剂和/或壳聚糖四亚甲基硫酸膦阻燃剂。此外优选,所述含磷阻燃剂由纤维素基氮磷系阻燃剂、壳聚糖四亚甲基硫酸膦阻燃剂按质量比为1:(0.2-0.3)混合而成。
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六偏磷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石粉为锂辉石粉或蛭石。
此外优选,所述石粉为锂辉石粉改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秀阁,未经高秀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5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碳纤维天然树脂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高软化点沥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