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调整移动终端Qo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4961.5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0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峰;张社华;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4/24;H04L12/14;H04L45/74;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李相雨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调整 移动 终端 qos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调整移动终端Qo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接收第三方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移动终端的第一服务质量Qos调整请求;根据预存的配置信息和第一服务质量Qos调整请求获得当前为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服务的网关GW主机名;将获得的网关GW主机名和移动终端私网IP地址发送给信令采集系统,以使所述信令采集系统将获得的网关GW主机名和移动终端私网IP地址在寻址信息中进行匹配获得PCRF主机名并反馈给应用接入控制网元AAC;根据PCRF主机名通过信令路由代理DRA将针对目标移动终端的第二Qos调整请求发送给对应的策略及计费控制单元PCRF,以使策略及计费控制单元PCRF根据第二Qos调整请求与网关GW主机名对应的网关GW、核心网和目标移动终端完成Qos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调整移动终端Qo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覆盖、带宽、性能的提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向移动终端的应用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而不同应用的业务特点、不同网络环境、不同终端等条件下,可能有不同的QoS需求。尤其是在无线网络拥塞等特殊情况下,根据应用的业务特点、用户等级分配不同QoS,以达到对VIP用户、敏感业务的感知保障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QoS的分配不再是运营商一方独立确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运营商将QoS调整能力开放给第三方应用,由应用、电信运营商、终端用户根据不同应用的特点、网络环境、用户签约等综合因素协同动态调整。
现有主要的QoS动态调整的技术原理为:移动终端上的APP向第三方应用服务器发送QoS调整要求;第三方应用服务器携带用户信息,向AAC发送QoS调整请求,AAC设备通过DRA向PCRF转发QoS调整请求,PCRF通过DRA向GW(PCEF)发送QoS调整指示,GW(PCEF)通过承载调整流程,调整终端使用的QoS。
在目前的方案中,如何能够准确找到为移动终端服务的PCRF、GW(一般电信运营商中都有多台PCRF、GW组POOL为用户提供服务)是关键环节。3GPP规范中,AAC平台通过DRA找到为用户服务的PCRF、PCRF通过DRA找到为用户服务的GW,主要依靠“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移动用户号码(MSISDN)、IP地址”三种标识识别不同的用户,但是现网中,这种三种方法都存在实现上的问题:
首先,为了保护移动终端隐私,第三方应用服务器一般不能获取移动终端的手机号码(IMSI、MSISDN)以及为其服务的PCRF,因此第三方应用服务器很难直接找到为用户服务的PCRF,申请QoS调整;其次,因运营商本身机制限制,GW分配给移动终端用以上网的IP地址为私网IP地址,需要防火墙转换为公网IP后才能访问公网,而这些私网IP地址在很多GW中是复用的,因此仅仅通过转换后公网IP、终端私网IP两个信息,第三方应用服务器无法直接找到相应的PCRF、PCRF也无法准确地找到终端用户,因此无法精确完成移动终端的QoS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态调整移动终端Qo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于在QoS调整无法直接找到相应的PCRF,PCRF也无法准确地找到终端用户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调整移动终端Qos的方法,包括:
应用接入控制网元AAC接收第三方应用服务器发送的针对目标移动终端的第一Qos调整请求,所述第一Qos调整请求包括移动终端私网IP地址、移动终端通信IP地址和调整信息;
应用接入控制网元AAC根据预存的配置信息、移动终端私网IP地址和移动终端通信IP地址获得当前为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服务的网关GW主机名,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私网IP地址、移动终端通信IP地址和网关GW主机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4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