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玫瑰金镀层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4918.9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富国;陈文静;丁晨锦;张洪华;陈育茹;李旭涛;温薛鑫;周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5/02 | 分类号: | C22C5/02;C23C14/02;C23C14/16;C23C14/32;C23C14/35;C23C14/54;C23C14/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玫瑰金 镀层 金属基体 制备工艺 耐磨 金属基体材料 重量百分比 电镀工艺 合金元素 弥散分布 耐磨性能 稀土元素 制备过程 第二相 电镀 不锈钢 合金 便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玫瑰金镀层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金属基体,所述金属基体材料为不锈钢,所述金属基体上设有玫瑰金镀层,所述玫瑰金镀层的成分以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30~40wt%、Zr:1~5wt%、Ni:0.5~1wt%、Cr:0.4~0.6wt%、Ce:0.1~0.2wt%、余量为Au;本发明中的玫瑰金镀层除了Cu合金元素外,还添加了Zr、Ni、Cr及稀土元素等合金元素,在合金中,添加Cr、Zr能形成弥散分布的第二相,能够显著提高玫瑰金镀层的强度及硬度,从而提高了玫瑰金镀层的耐磨性能;另一方面,其制备过程简单快捷,减少了常规电镀工艺给操作工人以及环境所带来的危害,给电镀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玫瑰金镀层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许多酒店卫浴产品以及高档消费外壳,如手机外壳等,其外表均镀有装饰镀层。通常装饰镀层是由比基体薄的一层或多层相互重叠的物质组成。
玫瑰金在闪闪发光的黄金饰品与经典高雅的铂金饰品之后,具有色调柔和和迷人的玫瑰金的饰品或产品逐渐成为大宗的新宠,但对于目前玫瑰金镀层而言,长时间使用后发现玫瑰金表面有明显的划痕存在,且有局部剥离的现象,表面比较粗糙且变色现象明显。这种现象尤其对于玫瑰金镀层与皮肤表面摩擦评率高时常见,也就是说与玫瑰金镀层接触的表面粗糙度越大,玫瑰金镀层的表面磨损程度也越大。而且,玫瑰金的镀层表面在佩戴一定时间后发生表面变色现象,失去原有的光泽,并且现有电镀玫瑰金镀层的工艺,对环境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玫瑰金镀层及其制备工艺,其玫瑰金镀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长时间时候后难以产生磨痕及剥离现象,并且所述玫瑰金镀层的制备工艺绿色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手段。
一种耐磨玫瑰金镀层,包括金属基体,所述金属基体材料为不锈钢,所述金属基体上设有玫瑰金镀层,所述玫瑰金镀层的成分以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u:30~40wt%、Zr:1~5wt%、Ni:0.5~1wt%、Cr:0.4~0.6wt%、Ce:0.1~0.2wt%、余量为Au。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基体与玫瑰金镀层之间还设有过渡层,所述过渡层从上到下依次为TiCN层、TiN层和Ti层,Ti层紧贴金属基体、TiCN层紧贴玫瑰金镀层,玫瑰金镀层与金属基体之间有TiCN、TiN和Ti过渡层,以减小残余应力,增加了玫瑰金复合膜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一种耐磨玫瑰金镀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将金属基体打磨抛光,依次放入酒精和丙酮中超声清洗各10-15min,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后迅速放入镀膜机真空室,镀膜机真空室本底真空度为5.0×10-3Pa,加热至250℃,保温时间20~30min;
(2)离子清洗:在镀膜机真空室通入Ar气,其压力为0.4Pa,开启偏压电源,电压280V,占空比79,辉光放电清洗20~30min;偏压降低至170V,开启离子源离子清洗20~30min,然后开启电弧源Ti靶,偏压200~300V,靶电流80A,离子轰击Ti靶7~8min;
(3)沉积Ti:调整Ar气压至0.36~0.39Pa,偏压降低至50~60V,电弧镀Ti8~9min;
(4)沉积TiN:调整工作气压为0.32~0.36Pa,偏压58V,Ti靶电流60~70A;开启N2,调整N2流量为130~140sccm,沉积温度为180~220℃,中频磁控溅射沉积TiN15~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4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