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4780.2 | 申请日: | 2018-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松原伸典;武田和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航;王潇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材料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负极材料(100)至少包含石墨粒子(110)和第1金属氧化物(121)。石墨粒子(110)具有至少一个开气孔(111)。石墨粒子(110)具有13%以上且66%以下的孔隙率。第1金属氧化物(121)附着在开气孔(111)的内壁。第1金属氧化物(121)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电子传导性。第1金属氧化物(121)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石墨粒子为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负极材料、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国际公开第2015/129188号公开了使钨化合物附着在石墨粒子的表面。
发明内容
已发现例如像氧化钨(VI)等这样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电子传导性的金属氧化物。通过该金属氧化物附着在石墨粒子(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能够在石墨粒子的表面促进锂(Li)离子的扩散,期待电池电阻降低。
但是,新发现通电中的电池电阻(以下也记为“通电电阻”)并没有减少太多。这是由于在石墨粒子的表面,Li离子的扩散活跃,但Li离子没有充分扩散到石墨粒子的内部。
本公开的目的是降低通电电阻。
以下,对本公开的技术构成和作用效果进行说明。但本公开的作用机制包括推定。不应根据作用机制的正确与否来限定权利要求的范围。
〔1〕本公开的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至少包含石墨粒子和第1金属氧化物。石墨粒子具有至少一个开气孔。石墨粒子具有13%以上且66%以下的孔隙率。第1金属氧化物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电子传导性。第1金属氧化物附着在开气孔的内壁。第1金属氧化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石墨粒子为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本公开的负极材料中,石墨粒子具有开气孔。开气孔表示连通到粒子的外部的细孔。第1金属氧化物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电子传导性。第1金属氧化物附着在开气孔的内壁。因此可促进Li离子向石墨粒子的内部的扩散。由此可期待通电电阻的降低。
石墨粒子具有13%以上且66%以下的孔隙率。如果孔隙率小于13%,则难以使第1金属氧化物附着在开气孔的内壁。如果孔隙率超过66%,则有通电电阻的降低幅度变小的倾向。这是由于在电极的压缩时,石墨粒子容易破裂。
另外,第1金属氧化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石墨粒子为0.5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如果第1金属氧化物小于0.5质量份,则有通电电阻的降低幅度变小的倾向。如果第1金属氧化物超过20质量份,则有时通电电阻反而会增大。这是由于石墨的反应部位被第1金属氧化物覆盖,导致有效反应面积减少。
〔2〕第1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是氧化钨(VI)。氧化钨(VI)能够具有锂离子传导性和电子传导性。
〔3〕负极材料可以还包含第2金属氧化物。第2金属氧化物是绝缘体。第2金属氧化物附着在石墨粒子的外表面。
通过将包含负极材料的负极合剂涂布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负极合剂层。由此能够制造电极(负极)。本公开的负极材料具有高的电子传导性。因此负极合剂层能够在整个区域具有高的电子传导性。本公开的负极材料也能够具有高的锂离子传导性。但是在从负极合剂层的最表面向负极集电体的方向(负极合剂层的厚度方向)上,在远离负极合剂层的最表面的位置,与最表面相比,Li离子的扩散会延迟。其结果,有可能发生以下这样的不良情况。即、在大电流的通电时,相对于Li离子的供给,电子的供给过多,因此Li(金属)有可能在负极合剂层的最表面析出。
根据上述〔3〕的技术构成,可期待Li析出的抑制。这是由于通过作为绝缘体的第2金属氧化物附着在石墨粒子的外表面,使得负极合剂层中锂离子传导性与电子传导性的平衡提高。
〔4〕第2金属氧化物可以是铁电体。由此可期待通电电阻的降低。这是由于通过铁电体的介电极化,可促进石墨粒子接受Li离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4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