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同程管网的加热系统冷却液集中冷却循环系统及工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3881.8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颜丹;余鸿;朱福林;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C02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液 加热系统 软水处理器 集中冷却 循环系统 管网 电源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 真空补水 管道堵塞 恒压冷却 冷却设备 生产过程 液循环 水垢 软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同程管网的加热系统冷却液集中冷却循环系统及工厂,属于冷却设备领域,包括电源冷却系统、负载冷却系统和真空补水系统,真空补水系统包括软水处理器,软水处理器可以对进入电源冷却系统和负载冷却系统的冷却液进行软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同程管网的加热系统冷却液集中冷却循环系统主要用于解决生产过程中加热系统所需要的恒温、恒压冷却液循环供应的问题,本发明在基于同程管网的加热系统冷却液集中冷却循环系统内设置有软水处理器,利用软水处理器,可以降低冷却液的硬度,这样在冷却液升温后,不易产生水垢,从而避免将系统内的管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同程管网的加热系统冷却液集中冷却循环系统及工厂。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厂加热系统,多采用单机冷却或异程管网系统冷却的模式。单机冷却模式,即针对每个用于加热的设备,配置单独的工业冷却设备,设备投入大,且设备利用效率低。单机冷却的设备,大多放在厂房内,不利于工作环境的散热。而异程管网系统冷却模式,管网末端的加热系统对水温、水压的需求,会受到管网始端和中段加热系统的开启量的影响,即管网始端和中段的加热系统如果开启量大,则整个管网系统的大部分流量都被始端和中段的设备使用,而系统末端的设备所需的流量和压力均无法得到保证,影响末端设备正常工作。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冷却设备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冷却设备中的冷却水在经过热交换而升温后,容易形成水垢堵塞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同程管网的加热系统冷却液集中冷却循环系统,以改善现有的冷却设备中的冷却水在经过热交换而升温后,容易形成水垢堵塞管道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厂,以改善现有的冷却设备中的冷却水在经过热交换而升温后,容易形成水垢堵塞管道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同程管网的加热系统冷却液集中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电源冷却系统、负载冷却系统和真空补水系统,
所述电源冷却系统包括电源供水管路、电源回水管路、电源闭式冷却塔和电源冷却水泵,所述电源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电源冷却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回水管连通,所述电源回水管远离所述电源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电源闭式冷却塔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电源闭式冷却塔与所述电源冷却水泵连接;
所述负载冷却系统包括负载供水管路、负载回水管路、负载闭式冷却塔和负载冷却水泵,所述负载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负载冷却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载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回水管连通,所述负载回水管远离所述负载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负载闭式冷却塔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负载闭式冷却塔与所述负载冷却水泵连接;
所述真空补水系统包括软水处理器,所述电源冷却水泵和所述负载冷却水泵分别与所述软水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补水系统还包括过滤器、紫外线消毒装置、水箱、补水泵、隔膜压力变送器和压力表,所述软水处理器与所述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补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电源冷却水泵和所述负载冷却水泵分别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隔膜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回水压力,所述压力表用于显示所述隔膜压力变送器的检测值。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冷却系统还包括电源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电源温度传感器和电源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源缓蚀阻垢剂添加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冷却水泵连接,所述电源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源供水管路和所述电源回水管路的温度,所述电源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源供水管路和所述电源回水管路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38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阻垢除垢装置以及蒸发系统
- 下一篇:生活污水营养复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