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集成的卫星通信便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3225.8 | 申请日: | 201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7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董光利;左立勇;葛良兵;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1/3877;H04B1/3888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曹宇杰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集成 卫星通信 便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的卫星通信便携站,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方位基座、设于方位基座上的俯仰箱、设于俯仰箱上极化调节机构、设于底座和方位基座上的方位调节机构、设于方位基座和俯仰箱上的俯仰调节机构以及设于底座上的方位锁紧机构,方位基座和俯仰箱为箱式结构,且外侧壁上均设有封盖,俯仰箱上端设有把手。本发明结构简单,提供一种高度集成的卫星通信站,便携站的空间利用率较高,质量较轻,方便携带,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集成的卫星通信便携站。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传统卫星通信:地球站直径在1.2-3.0米,重达几顿,携带困难,而且操作复杂,一般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尺寸也相对较大,重50公斤以上,个人无法携带,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场合,现有的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大多数采用手动调节的方式来完成搜星,由于采用的是手动寻星因此寻星过程较为满漫长,虽然满足了方便携带的条件,但是由于其寻星的操作较为繁琐,因此为了方便完成寻星操作,自动寻星的便携站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自动寻星是需要进行极化对星操作、方位对星操作以及俯仰对星操作三个操作完成即可完成对星,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对星操作往往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进行对星,这种对星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对星的基本要求,但是其效率较低,并且在调节的过程中鲜有使用对应的刻度标记部件,从而对数据收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然单独地实现自动寻星来说,在利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相当容易达到,但是在设计能够自动对星操作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自动寻星装置的引入是否会对增加卫星通信站的重量,是否增大卫星通信站的体积,从而影响便携式的通信站的运输,导致其不方便携带,基于以上的疑问,设计一种既能够满足自动对星操作卫星通信站,又能满足不会由于各种驱动机构的引入增大整个便携站的重量,增大便携站的体积,并且缺少相应的锁紧机构从而导致模式切换不方便,而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自动调节卫星常常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俯仰调节驱动单元出现断电或者供电不足时,将出现不能进行搜星的操作的现象,并且在搜星完毕后,需要对俯仰角度进行锁定时,不能简单有效地对俯仰角度进行锁定,从而成为便携式卫星向微型化和简单化发展主要技术难题,而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能够最终达到锁定的俯仰角的操作,但是操作繁琐,并且锁紧相对不稳定,不能够随意进行锁定和非锁定状态的随意切换。
除了要满足上述的能够实现对星操作以外,现有技术中天馈结构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天馈结构按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线天线和面天线,常见的面天线为卫星天线,卫星天线就是常说的大锅,是一个金属抛物面,负责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内。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并尽可能去除杂讯。大多数天线通常是抛物面状的,也有一些多焦点天线是由球面和抛物面组合而成。卫星信号通过抛物面天线的反射后集中到它的焦点处。
而针对卫星通信站微型化的过程中,由于既要满足方便携带,又要满足在微型化的过程中不会对卫星接收的信号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卫星通信站微型化的发展进程中,天馈结构的设计成为重心所在。
现有的微型化便携站普遍存在着天线面板无法拆除,因为存在着面积较大的天线面板的存在成为卫星通信站在便携式的发展方向上主要阻力,同时由于要求天线面板要微型化,导致天线面板对接受信号的性能下降,同时现有的天线面板缺少相应的刻度盘,来显示转动角度。
其中,现有技术中便携站对把手的空间应用也并未开发,就常规而言,在便携式的卫星基站上均设有方便短距离移动的把手,虽然把手成为便携站必备的零部件,但是并未将把手内的空间合理的利用起来,从而增大了便携站的体积和质量,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把手的有效空间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中的重要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迪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3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