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场细胞3D打印成型机构、3D打印装置及其打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2060.2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新;赵超前;许泽亚;吴松全;卢衍锦;杨洋;黄婷婷;林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8;C12M1/34;C12M1/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 |
地址: | 350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场 细胞 打印 成型 机构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近场细胞3D打印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成型机构包括近场模块、挤出-喷射集成模块和3D打印成型平台;
所述挤出-喷射集成模块包括挤出模块与点胶喷射控制模块,其设置于成型平台的上方;
所述近场模块设置于挤出模块的喷头的一侧,所述近场模块上设有带孔导电圆片和正极;带孔导电圆片位于喷头与成型平台之间,且带孔导电圆片的圆孔与喷头严格准心;所述正极与喷头连接,所述带孔导电圆片接地并可随喷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模块为高压近场模块或者低压近场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模块为低压近场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导电圆片的外径20~50mm,内径1~10mm,厚度0.5~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导电圆片下底面离成型平台为0.5~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喷射集成模块设置至少一个喷头,至少一个喷头上设置喷头温度调节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模块为气动挤出模块,其内部盛装细胞墨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模块的材质为生物相容性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模块的下端与带孔导电圆片的上表面的距离为0.5~20mm,所述带孔导电圆片的下表面与成型平台的距离为0.5~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喷射控制模块上设置压电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成型机构还包括光固化模块,所述光固化模块设置在成型平台的上侧方,用于辅助细胞墨水成型。
12.一种近场细胞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近场细胞3D打印成型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臂式机器人3D打印运动机构,所述臂式机器人3D打印运动机构与所述挤出-喷射集成模块连接,所述运动机构包括多轴臂式机器人,以及集成在多轴臂式机器人内部的震动阻尼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阻尼装置设置在多轴臂式机器人的机械臂传动杆中心孔和/或机械臂关节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轴臂式机器人为4轴臂式机器人、5轴臂式机器人或6轴臂式机器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轴臂式机器人为6轴臂式机器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6轴臂式机器人包括顺次连接的第1轴旋转运动机构、第2轴旋转运动机构、第3轴旋转运动机构、第4轴旋转运动机构、第5轴旋转运动机构、第6轴旋转运动机构,第2轴旋转运动机构与第3轴旋转运动机构通过传动杆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阻尼装置包括电/磁变流体、线圈、电场电极,电/磁变流体设置在内部,电/磁变流体形成区域的两侧设置电场电极,与电场电极垂直的方向上设置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20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胞观察培养箱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细胞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