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192032.0 申请日: 2018-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9020727B 公开(公告)日: 2021-09-14
发明(设计)人: 杨迎青;兰波;孙强;陈洪凡;夏裕辉;黄永辉;陈建;李湘民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60;C05G3/80;C05F17/20;C05F17/50
代理公司: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代理人: 梁永昌
地址: 333104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预防 芦笋 茎枯病 生物 有机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集成现代抑菌活性物质选择和混菌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发酵畜禽粪便、秸秆、中草药原料和壳聚糖研制开发出高效、绿色的发酵生物有机肥料。该生物有机肥料能够高效抑制不同种植工艺条件下的芦笋茎枯病发病,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预防芦笋茎枯病以化学菌剂或改变苦笋生长条件的弊端,降低了芦笋种植过程中药残,应用范围广,并具有显著的增产功效,可显著提高芦笋的食品安全和种植效益。实验结果表明本申请生物有机肥料对芦笋茎枯病的预防效果达到8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多种益生菌协同发酵畜禽粪便、秸秆、中草药等原料制备具有显著预防芦笋茎枯病和增产功效的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又名石刁柏,为天门冬科天门冬属(芦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供蔬食,在国际市场上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营养价值高,能润肺、镇咳、祛痰,且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等功能,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芦笋栽培面积扩大,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尤其是茎枯病的发生和危害严重影响了芦笋的产量与质量。

芦笋茎枯病的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霉,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害在多雨有风的条件下传染迅速,雨水溅沾也可传染。空气传染是大面积发病的主要原因.田间蔓延的方向和发病迅速常受风的影响。此外,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氮肥过多等,均易加重该病发作。该病害在中国、日本、泰国、印尼等亚洲芦笋种植国家发生比较严重,尤以中国最为严重,我国芦笋生产省份均发生普遍,且南方重于北方。轻者导致芦笋生长发育不良,降低产量与品质;重者病株提前枯死,全田毁灭。

目前,芦笋茎枯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多年来大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导致该病菌在不少地区出现了较强的抗药性而使农药的效果大打折扣。林佩力等和康业斌进行了不同农药对芦笋茎枯病菌联合作用的毒力测定;彭明生和冯晓案测定了60%盐酸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5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与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药剂的防效,但上述药剂均为使用年限较长的杀菌剂,芦笋茎枯病菌对这些杀菌剂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寻找防治茎枯病的替代药剂尤为重要。

专利技术2017105568113公开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芦笋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主要组分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代森锌和甲基硫菌灵;可见该专利技术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专利技术2013103015752公开了一种防治芦笋茎枯病的化肥及其施肥方法,其关键技术在于调整化学肥料的氮磷钾比例,使土壤保持酸性,破坏茎枯病的发病条件,属于“治标”。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长效、无公害防治芦笋茎枯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对传统茎枯病防治方法的改进仍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满足芦笋种植高效、绿色防治茎枯病,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的技术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集成现代抑菌活性物质选择和混菌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制开发出高效、绿色的发酵生物有机肥料,该生物有机肥料能够高效抑制不同种植工艺条件下的芦笋茎枯病发病,提高芦笋产品和品质,从而提高芦笋种植效益。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畜禽粪便100~120份、秸秆40~60份、中草药原料10~20份、壳寡糖3~5份,其中所述中草药原料包括苦棟皮20~30份、石菖蒲6~9份、鱼腥草10~20份、穿心莲10~20份、淡竹叶8~12份、地耳草8~12份、功劳木4~6份、蒲公英3~5份。

优选的,一种预防芦笋茎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畜禽粪便110份、秸秆50份、中草药原料15份、壳寡糖4份,其中所述中草药原料包括苦棟皮25份、石菖蒲8份、鱼腥草15份、穿心莲15份、淡竹叶10份、地耳草10份、功劳木5份、蒲公英4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2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