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1666.4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9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通信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能够降低DMRS的开销,提高频谱效率。该方法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待调度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与至少一个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其中,映射规则用于指示系统最大支持的N个DMRS端口与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M个资源单元上存在N个DMRS端口的一次完整映射;发送端根据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与至少一个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数据信道上发送待传输数据和DMRS,接收端接收该数据信道,并且根据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与至少一个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解调该待传输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无线(new radio,NR)中,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的解调。
现有协议中,DMRS最多支持12个正交端口,换句话说,现有系统可以实现最多正交12个数据流同时传输。然而,12端口数据传输的频谱效率远远不能满足NR多种场景,比如,需要多达32/48/64流传输的NR无线宽带到户(Wireless To The x,WTTx)新场景,速率需求大于300Mbps的无人机实时传输场景,自动驾驶场景等。显然,提高DMRS正交端口数目是提高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SE)最直接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协议规定的DMRS设计规则可能会成为频谱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比如,按照现有DMRS设计规则在实现32/48/64端口时会致使开销急剧增大,甚至无法实现32/48/64端口。
因此,针对NR多种高频谱效率需求的场景,需要重新考虑DMRS导频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通过在多个资源单元(例如,多个时隙)上进行系统最多支持的DMRS端口的完整映射,而不是在每个LTE中定义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上都映射各DMRS端口,从而能够降低单个PRB(LTE中定义的PRB)上的DMRS的开销,提高频谱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根据映射规则确定待调度的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与至少一个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映射规则用于指示N个DMRS端口与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其中,N为系统最大支持的DMRS端口数,M个资源单元上存在所述N个DMRS端口的一次完整映射,N≥1,M≥2,且N和M均为整数,所述至少一个DMRS端口属于所述N个DMRS端口;
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与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在数据信道上发送待传输数据和DMRS。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单元可以是用于映射DMRS端口的资源单元,也可以是网络设备所调度的资源单元。
其中,用于映射DMRS端口的资源单元为系统所包括的所有资源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单元,具体地可以是网络设备所调度的资源单元中的部分或全部资源单元,也可以包括系统所包括的所有资源单元中除网络设备所调度的资源单元外的其他资源单元。
相应地,该映射规则可以指示N个DMRS端口与系统所包括的所有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指示N个DMRS端口与用于映射DMRS端口的资源单元的对应关系。
所述M个资源单元所构成的时频资源不同于LTE中定义的PRB,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映射规则指示,每个DMRS端口并非映射在每个调度单元(即,LTE中定义的PRB)内。
可选地,本申请中的资源单元可以有下述两种定义:
定义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16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