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性多孔陶瓷制品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90123.0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7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绿宗;陈敦添;陈巧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市契合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84 | 分类号: | C04B35/584;C04B38/02;C03C8/00;C04B41/86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安乔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多孔 陶瓷制品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水性多孔陶瓷制品及其制备工艺,包括坯体和釉料,所述坯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氮化硅27份、二氧化锆16份、粘土12份、硅酸铝24份、堇青石16份、碳化硅19份、硅藻土14份、钠长石11份、氧化铝18份、助熔料13份;所述釉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云石21份、碳化硅23份、氧化钙14份、钾长石17份、粘土5份、六偏磷酸钠2份。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体原料改性;热压铸塑型;脱蜡素烧;上釉;烧成。本发明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所生产出的陶瓷制品具有机械强度高、多孔疏水以及耐高温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水性多孔陶瓷制品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行业是我国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其观赏价值一直大于其使用价值,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陶瓷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开发各种各样性能的陶瓷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对陶瓷的疏水化改性是当前的热点之一,固体材质的润湿性是指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液体可以渐渐渗入或附着在固体表面上,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特征由固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及微观结构共同决定,接触角和滚动角是评价固体表面润湿性的重要参数,理论上疏水表面既要有较大的接触角,又要有较小的滚动角,疏水性表面一般是指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而滚动角小于10°的表面,这样的表面具有防雪、防污染、抗氧化及防止电流传导等特性。疏水性能主要由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聚集态、表面形貌和微构造协同作用所决定,疏水表面的结构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疏水材料表面上构建微观结构,二是在粗糙表面上修饰低表面能物质。由于降低表面自由能在技术上容易实现,因此超疏水表面制备技术的关键在于构建合适的表面微细结构。
多孔陶瓷也同样是当前的热点之一,多孔性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压、抗酸、碱和有机介质腐蚀,还具有良好的生物惰性、可控的孔结构及高的开口孔隙率、使用寿命长、产品再生性能好等优点,可以适用于各种介质的精密过滤与分离、高压气体排气消音、气体分布及电解隔膜等。制备这类多孔陶瓷的工艺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有机泡沫浸渍工艺、溶胶-凝胶工艺等,但依然存在缺乏连续、大规模系统成产的工艺,并且多孔陶瓷的脆性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有待进一步地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疏水性多孔陶瓷制品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所生产出的陶瓷制品具有机械强度高、多孔疏水以及耐高温的优点。
一种疏水性多孔陶瓷制品,包括坯体和釉料,所述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氮化硅24-32份、二氧化锆15-17份、粘土11-16份、硅酸铝23-28份、堇青石14-18份、碳化硅18-22份、硅藻土10-15份、钠长石9-12份、氧化铝14-21份、助熔料12-16份;所述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云石18-24份、碳化硅22-26份、氧化钙14-16份、钾长石13-18份、粘土4-6份、六偏磷酸钠1-3份。
进一步地,包括坯体和釉料,所述坯体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氮化硅27份、二氧化锆16份、粘土12份、硅酸铝24份、堇青石16份、碳化硅19份、硅藻土14份、钠长石11份、氧化铝18份、助熔料13份;所述釉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白云石21份、碳化硅23份、氧化钙14份、钾长石17份、粘土5份、六偏磷酸钠2份。
进一步地,所述助熔料由滑石、硅灰石以及硅酸钠按照重量比为2:3:3的比例混合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所述一种疏水性多孔陶瓷制品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重量份称取坯体原料粉碎后放入球磨机中混合,加入坯体原料总质量6%-9%的表面改性剂,球磨12-15h,再通过100-200目筛后得到改性后的坯体粉料;
步骤2、向步骤1所得的改性后的坯体粉料中加入坯体粉料总质量45%-55%的熔化后的石蜡,搅拌均匀后得到坯体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市契合工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市契合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0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