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管铸造机的可变速卷扬提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90104.8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泱;徐育生;郭端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莲花电力母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14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4382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变速 卷扬 提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铝管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铝管铸造机的可变速卷扬提升装置,具有辊筒和驱动辊筒转动的动力组,在辊筒与动力组之间还设置有减速机组,减速机组包括涡轮减速机和齿轮减速机,动力组具有低速卷扬电机和高速卷扬电机,低速卷扬电机和高速卷扬电机均通过皮带轮与涡轮减速机的高速轴传动连接,且低速卷扬电机与高速卷扬电机通过低压控制电路实现互锁控制;本发明通过对低速卷扬电机与高速卷扬电机实施互锁控制,实现了托盘下降和上升速度的独立控制,即采用高速卷扬电机对空载托盘实施提升,大大减少了空载托盘上升耗时,提高了铝管铸造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管铸造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铝管铸造机的可变速卷扬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机是将熔炼后高温铝液铸造铝管坯料的重要设备,其铝管坯料铸造的过程大致为:先在熔炼炉中将铝锭和中间合金变成高温铝液,通过大流口将高温铝液引流到分流盘中,再通过放在铸井口铸造平台上的结晶器来铸造铝管坯料,然后通过铸造机的卷扬提升装置将铝管坯料随着托盘慢慢下降至铸井内,当一个铸次若干根铝管坯料完成铸造后,通过行车将铝管坯料吊出铸井口,最后通过卷扬提升装置将空载托盘提升至铸井口。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在工作时满载铝管坯料的托盘重量较大且对下降速度有一定的调速范围和精度要求,因此,在厂家设计时,通常将卷扬电机的转数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虽然很好地满足了工作时对托盘负载下降速度的调速范围和精度要求,但是当托盘空载上升时不能快速上升而耽误生产时间,一般来讲,托盘最大提升速度控制在1米/分钟左右,当一个铸次铝管坯料完成铸造后,卷扬电机仍然会以较慢的速度将空载托盘从铸井中提出,耗时较长,严重影响了连续生产和增加了能耗。以铸井有效深度为8米计算,托盘每次空载上升需要8分钟,辅助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铝管坯料完成铸造后空载托盘提升速度较慢耗时较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加快空载托盘提升速度、提高铸造机生产效率的可变速卷扬提升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一种铝管铸造机的可变速卷扬提升装置,具有辊筒和驱动辊筒转动的动力组,在辊筒与动力组之间还设置有减速机组,辊筒上布置有若干组用于升降物料的钢丝绳,在辊筒的两端还安装有轴承支座;所述减速机组包括涡轮减速机和齿轮减速机,所述齿轮减速机的高速轴通过联轴器与涡轮减速机传动连接,齿轮减速机的低速轴通过联轴器与辊筒传动连接;所述动力组具有低速卷扬电机和高速卷扬电机,低速卷扬电机和高速卷扬电机均通过皮带轮与涡轮减速机的高速轴传动连接,且低速卷扬电机与高速卷扬电机通过低压控制电路实现互锁控制。
本发明所述的涡轮减速机高速轴位于低速卷扬电机与高速卷扬电机之间的轴体上安装有制动器。
本发明工作过程中,低速卷扬电机与高速卷扬电机之间实现互锁控制,即当满载托盘下降至铸井内部时,低速卷扬电机启动,高速卷扬电机停机,更好的控制满载托盘下降的速度和精度;当空载托盘上升至铸井外部时,高速卷扬电机启动,低速卷扬电机停机,以加快空载托盘提升速度,节省提升耗时,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具有的优势在于,通过对低速卷扬电机与高速卷扬电机实施互锁控制,实现了托盘下降和上升速度的独立控制,即采用高速卷扬电机对空载托盘实施提升,大大减少了空载托盘上升耗时,提高了铝管铸造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中:1-辊筒,2-钢丝绳,3-轴承支座,4-涡轮减速机,5-齿轮减速机,6-联轴器,7-低速卷扬电机,8-高速卷扬电机,9-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一种铝管铸造机的可变速卷扬提升装置,具有辊筒1和驱动辊筒转动的动力组,在辊筒1与动力组之间还设置有减速机组,辊筒1上卷附有若干组用于升降物料的钢丝绳2,在辊筒1的两端还安装有轴承支座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莲花电力母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莲花电力母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0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