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时关腹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9168.6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5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程文悦;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08 | 分类号: | A61B17/08;A61M1/00;A61L31/00;A61L31/14;A61L3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07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关腹装置,以解决抗感染性差、腹腔脏器粘连、反复开关腹、引流腹腔积液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抗感染性的生物透性薄膜,与腹腔脏器直接接触,不易发生粘连,且具有一定的抗微生物活性,组织细胞长入快;网片,维持切口一定低张力,防止筋膜皱缩,引导组织再生;粘合剂;皱褶,腹腔内压力升高时可放开,减轻切口张力;腹壁拉链,双开口设计可充分暴露腹腔,方便腹腔内操作;封堵材料、引流管、与透性贴膜构成负压引流系统,及时引流腹腔内渗出液和坏死组织,加快创面愈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时关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和危重患者的救治理念提倡“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以腹部为例,严重创伤首次剖腹时仅进行止血造口+引流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不做器官修复重建。DCS条件下由于需要再次手术,故常规关腹既无必要、又浪费时间,但是为了防止体液、体热丢失,应该临时关腹(Temporary abdominalclosure,TAC)。这类患者常伴发“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ement syndrome,ACS)。其首选治疗为确切有效的腹腔减压术,特别是对腹腔内大量积液或坏死感染所致的ACS。此类病人往往肠壁严重水肿、腹腔张力高难以关闭,部分还需要再手术,这时也需用人工材料临时关腹。此外,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腹腔脓肿等疾病有时也需要临时关腹,以便后续随时和多次对腹腔进行再处理。
由此可见,临床上始终存在着对临时关腹装置的巨大需求,并且这一需求将与时俱增。现阶段临床常用临时关腹方法存在抗感染性差、易于形成粘连、切口愈合速度慢、易伴发切口疝等问题,且在腹壁缺损巨大时必须联合使用组织相容性高的补片以提高切口愈合速度,避免延迟关腹导致切口经久难愈。
针对大面积组织缺损、组织严重水肿、腹壁张力明显的情况,无法进行单纯筋膜或皮肤缝合,应考虑使用修复材料或装置辅助临时关腹。理想的临时关腹材料或装置应具备以下特点:(1)含有腹壁成分,便于受损腹壁的生长;(2)可有效抗感染,减少外源性损伤,保护腹壁完整性,辅助最终关腹;(3)预防或减少内脏与腹壁或关腹材料的粘连;(4)防止腹腔内高压和体液流失;(5)减少腹壁的缺损,操作简便,便于再次开腹;(6)便于护理,经济安全,方便病人移动。临床上尚没有理想的临时关腹方法。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新的临时关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时关腹装置,以解决抗感染性差、腹腔脏器粘连、反复开关腹、引流腹腔积液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临时关腹装置,包括抗感染性的生物透性薄膜、网片、腹壁拉链、封堵材料、引流管、透性贴膜,所述生物透性薄膜为两片,所述网片为两片,两片所述网片一端通过所述腹壁拉链连接,两片所述网片另一端与所述生物透性薄膜通过粘合剂粘和连接,所述生物透性薄膜面覆盖腹腔并与创面组织周围缝合固定,所述网片与所述生物透性薄膜相对的一侧面以及所述网片的另一侧面均设置有封堵材料,所述引流管一端设置于所述封堵材料上,所述引流管另一端连接负压以实现引流,所述封堵材料上设置有所述透性贴膜,所述封堵材料、所述引流管、透性贴膜构成负压引流系统。
优选的,所述生物透性薄膜具有三维胶原支架结构,所述生物透性薄膜的材料选自脱细胞基质生物材料、仿生胶原支架材料或胶原凝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脱细胞基质生物材料来源为人源或哺乳动物源。
优选的,所述脱细胞基质生物材料来源组织为小肠粘膜下层、真皮、基底膜、腹膜、羊膜、心包。
优选的,所述生物透性薄膜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具有功能性的试剂,所述功能性的试剂包括抗感染药物、基因药物、生物活性因子。制得的具备抗感染性、促进组织生长、加速血管生成、或其他需要获得的功能性生物透性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9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