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砂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8353.3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胡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研精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机 初沉池 输出端 洗砂设备 沉淀池 收集池 溢流水 废水处理系统 自动加药装置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输入端连 洗砂 泥沙 生产效率 输出端连 循环用水 上清液 输入端 回收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砂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洗砂设备、溢流水收集池和第一输出端连有第一压滤机的初沉池,初沉池的第一输入端洗砂设备的输出端连接,初沉池的第二输入端连有第一自动加药装置,第一压滤机的第一输出端与沉淀池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沉淀池的第二输入端连有第二自动加药装置,沉淀池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压滤机,初沉池的第二输出端、第一压滤机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压滤机的第二输出端与溢流水收集池的输入端连接,溢流水收集池的输出端与洗砂设备连接;初沉池、第一压滤机和第二压滤机的上清液均通过溢流水收集池回收至洗砂设备,实现节约循环用水的功能;采用第一压滤机和第二压滤机,降低泥沙中的水含量,提高泥沙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洗砂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砂石骨料是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构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而现有砂石骨料通过普通的洗砂设备进行洗砂,不能实现砂石骨料的良好分离,洗砂效果差,需要通过多次的洗砂,洗砂效率慢,而且在洗砂过程中,洗砂机洗砂过程中产生废水不经过回收就直接排出,废水中还包括少量的成品细砂和粉尘杂质,若这些细砂随废水直接排放,长此以往会造成材料的浪费,粉尘杂质会对水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砂废水处理系统,具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砂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洗砂设备、初沉池和溢流水收集池,所述初沉池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洗砂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初沉池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有内设置絮凝剂的第一自动加药装置,所述初沉池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压滤机,所述第一压滤机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沉淀池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沉淀池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有第二自动加药装置,所述沉淀池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压滤机,所述初沉池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压滤机的第二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压滤机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溢流水收集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溢流水收集池的输出端与所述洗砂设备连接。
如此设置,首先通过洗砂设备获取砂石和泥浆水的混合物,砂石和泥浆水的混合物进入初沉池与第一自动加药装置中的絮凝剂反应,使泥沙产生絮凝,初沉池上清液进入溢流水收集池,初沉池底端的泥沙底进入第一压滤机,第一压滤机分离的清水进入溢流水收集池内;经过第一压滤机过滤后的泥沙进入沉淀池与第二自动加药装置投放的絮凝剂反应后进入第二压滤机;沉淀池分离的上清液进入溢流水收集池收集,第二压滤机分离的清水进入溢流水收集池内;最后,溢流水收集池内的清水回收至洗砂设备使用,实现节约循环用水量的功能;且依次采用第一压滤机和第二压滤机极大降低泥沙中的水含量,提高泥沙生产效率。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初沉池包括混凝层和沉淀层,所述第一自动加药装置与所述混凝层连接,所述沉淀层两侧开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槽口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溢流水收集装置输入端连接。
如此设置,砂石和泥浆水的混合物进入初沉池的混凝层与第一自动加药装置投放的絮凝剂反应后进入沉淀层,沉淀层的上清液先进入溢水槽,再从溢水槽通过引流管进入溢流水收集池,沉淀层的底端的泥沙底进入第一压滤机。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在所述混凝层与所述沉淀层之间连接有溢流齿形挡板。
如此设置,通过连接于混凝层与沉淀层之间的溢流齿形挡板,便于沉淀层的上清液进入溢流槽,起到进一步提高泥沙与水分离效率的作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混凝层连接有朝所述沉淀层底端延伸设置且穿过所述溢流齿形挡板的导流管。
如此设置,通过连接于混凝层且穿过溢流齿形挡板的导流管,起到便于混凝层内的泥沙进入沉淀层底端沉淀的作用。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第一自动加药装置包括聚合氯化铝溶药搅拌箱和聚丙烯酰胺溶药搅拌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研精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研精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8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