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87881.7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4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许利凯;赵静;刘同棣;梁亚菊;李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稳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高新区福成路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维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监测装置,包括若干个监测仪装置和基准点装置,所述监测仪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液体仓和气体仓,且所述液体仓和气体仓之间通过隔板分开,所述气体仓内部设置有PCB电路主板,所述液体仓底部中间设置有液体压力传感装置,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表面套装有弹性层,所述PCB电路主板和隔板之间设置有激光测距装置,所述隔板包括上层板和直径略小于上层板的下层板,相对于下层板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气压应力偏移装置,所述上层板内部设置有径向偏移装置,可自校正、校验精度,发现系统自身问题;全自动无人值守式无线沉降监测系统;简化了施工维护流程,降低材料和施工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竖向沉降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维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竖向沉降位移是基坑、公路、铁路、地铁、地下工程等工程领域十分重要的安全物理量,无论是施工或工程的运营期间,沉降变形能够直接反映工程结构、地质结构的潜在安全隐患,故此,沉降监测在安全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工程或地质结构的沉降监测往往伴随着其它变形,如水平位移、倾斜位移等,在安全监测过程中,需要多种变化数据相互印证、综合判断变形的发展趋势和安全等级。
目前的表面位移监测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传统的依靠光学测绘仪器的方法仍然普遍存在,使用光学测绘仪器具有技术成熟、精度高、测点布设灵活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依赖技术人员操作、监测频率较低、受大气环境制约等诸多缺点;
二是采用基于电子传感、自动测控、物联网技术的信息化无人值守监测系统,但普遍存在测量物理量单一、施工复杂、测量精度受环境或其它施工作业干扰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维监测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维监测装置,包括若干个监测仪装置和基准点装置,所述监测仪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液体仓和气体仓,且所述液体仓和气体仓之间通过隔板分开,所述气体仓内部设置有PCB电路主板,所述液体仓底部中间设置有液体压力传感装置,所述液体压力传感器表面套装有弹性层,所述PCB电路主板和隔板之间设置有激光测距装置,所述隔板包括上层板和直径略小于上层板的下层板,相对于下层板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气压应力偏移装置,所述上层板内部设置有径向偏移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压力传感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底部设置有贯穿壳体的直通管,位于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的直通管的管身上连接有L形管,所述L形管的末端贯穿上层板延伸至液体仓中,所述直通管和L形管连接处的内部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L形管位于隔板中的管身中设置有第一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仓包括卵形空腔以及设置在卵形空腔两侧的液体接管,所述卵形空腔顶部设置有透明视窗,且所述透明视窗嵌入壳体的顶部表面,所述透明视窗上设置有排气栓A,所述卵形空腔位于壳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排气栓B,所述液体接管和卵形空腔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温度传感器,位于卵形空腔两侧的液体接管上连接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和液体接管连接处设置有单向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包括测距头,以及在设置在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的壳体上的透光环,所述测距仪底部连接有贯穿下层板和PCB电路主板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固定安装在PCB电路板上,所述转轴位于PCB电路主板的底部的轴身上安装有角度码盘,所述转轴的底部连接有驱动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偏移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壁上的外环,所述外环中间设置有内环,所述外环和内环之间通过四根导杆连接在一起,所述导杆上套装有滑套,所述滑套两端的导杆的杆身上套装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和外环内壁连接处设置有电阻感应片,所述电阻感应片电性连接在PCB电路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稳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稳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