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适用于生活污水的高效聚磷菌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87756.6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2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标;陈洪一;郭任达;涂仁杰;韩松芳;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22;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1 | 代理人: | 罗志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生活 污水 高效 聚磷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适用于生活污水的高效聚磷菌,经鉴定,高效聚磷菌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命名为H7,菌种保藏号为GDMCC No:60336。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含有高效聚磷菌H7的混合菌液可以显著提高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对TP的去除效果,TP去除率可达到80%以上;与投菌前相比,TP去除率可以提高20%左右。高效聚磷菌的使用将显著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除磷能力,对改善水体富营养化有着积极且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适用于生活污水的高效聚磷菌,还涉及该聚磷菌在处理生活污水时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除磷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相比于物理、化学方法,生物法除磷具有安全、高效、费用低廉等优势,是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除磷技术。目前普遍认可的生物法除磷机理是聚合磷酸盐积累微生物(Poly-phophate Accumulating Microorganisms,PAOs)的释/吸磷作用,在厌氧/好氧交替的运行条件下,具有超量吸磷能力的微生物类群,统称为聚磷菌。已报道的能成为优势菌群的聚磷菌主要分布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克雷伯氏杆菌属 (Klebsiell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等。
例如,CN103540546A公开了一株高效聚磷菌Pseudomonas sp. GPA1,属于假单胞菌属,具有较强的聚磷能力。
例如,CN1807585A公开了一株高效聚磷菌GM6,属于恶臭假单胞菌,将菌液按照2%的比例投放至医院废水处理设施中,有利于医院废水处理。
聚磷菌的性能直接关系着污水处理系统对磷的去除效果,但人们对这一点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为了改善污水处理系统的除磷效果,目前常用的方式还是投加絮凝剂或者是调整工艺控制参数,采用投加高效聚磷菌方式的还相对较少,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高效聚磷菌也较少。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株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高效聚磷菌,所述高效聚磷菌命名为H7,用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除磷能力,改善水体富营养化。
本发明提供的高效聚磷菌H7分离自深圳市南山区污水处理厂的二沉池回流污泥,属于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菌种保藏号为 GDMCC No:60336。目前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GDMCC),保藏日期为2018年3月21日,保藏地址:中国。
H7的菌落呈淡黄色、表面有光泽、光滑、边缘整齐,其菌落形态图见图2。
高效聚磷菌H7为革兰氏阳性菌,接触酶反应和氧化酶反应呈阳性;淀粉水解反应、明胶液化反应、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柠檬酸盐利用反应均呈阴性。
H7的系统发育树如图1,可以发现该菌与克雷伯氏菌属 (Klebsiella sp.)的多株菌的基因相似性达到98%以上。因此,将H7 归类于Klebsiella sp.的置信度较高。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高效聚磷菌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使用方法,包括,将高效聚磷菌H7用于污水处理。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聚磷菌,用以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除磷能力,同时改善水体富营养化。
2、本发明提供了一株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高效聚磷菌H7,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等。
附图说明
图1,聚磷菌H7的系统发育树;
图2,聚磷菌H7的菌落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