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87531.0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3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卫程;刘卫新;尹文庆;李宁;杨永建;张晓磊;王保盛;热娜古丽·吾甫尔;窦瑞军;杨思学;李广山;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35/02;G06Q10/04;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器具 数据采集单元 校验单元 智能化 标准管理系统 电力计量 电力设备 加密传输 控制装置 主控芯片 管理机 发明结构原理 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收发单元 远程监控终端 安全性能 传输加密 存储单元 单元连接 工作效率 管理效率 寿命管理 信息发送 复杂度 接线孔 输出端 显示屏 管理 采集 资产 | ||
1.一种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机、数据库服务器和远程监控终端,管理机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接线孔,管理机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控芯片、数据采集单元、计量器具校验单元、加密传输单元、存储单元和数据收发单元,计量器具校验单元接线端穿过管理机上的接线孔与计量器具连接,计量器具校验单元将采集的计量器具的信息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输出端通过加密传输单元连接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与存储单元连接,所述主控芯片通过数据收发单元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和远程监控终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单元、通信单元和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报警单元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主控芯片通过通信单元与智能移动终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计量器具校验单元为根据现场的计量器具的名称和型号进行选择的现场校验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计量器具为电能表或互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计量器具为电能表或互感器。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计量器具将采集的计量信息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
S2:数据采集单元将采集到的计量数据信息通过加密传输模块进行加密,传输至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对现场检定数据及结果进行充分的挖掘分析,分析得出与计量器具有关的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并用于远程监控器分析和预测电能表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现象和情况;
S3:主控芯片将分析结果分别发送至数据库服务器和远程监控终端,以用于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对计量数据信息进行查验,通过远程监控终端进行实时查看;
S4:数据库服务器将测量的表征计量器具特征值的响应信号作为检测值与标准值进行数据对比匹配,以用于判断检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是否超过正常范围;
若检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数值偏差超过正常范围,则数据库服务器向主控芯片发送报警指令,主控芯片接收报警指令并通过通信模块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智能移动终端上;
若检测值与标准值之间的数据偏差在正常范围内,则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检测值分析计量器具存在的故障缺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数据库服务器根据检测值分析引起现场计量器具的过程如下:
(1)建立对计量器具检测的加速模型,选定加速应力类型,所述加速应力类型包括温度、湿度、冲击振动、电应力、灰尘、烟雾以及上述任一类型之间的组合;
(2)确定最大应力水平和加速应力组合;
(3)确定计量器具性能退化的特征量和失效阈值,从而判断计量器具所属的故障类型,故障类型包括显示故障、通信故障、计量故障、电源电池故障和软件故障;
(4)根据特征量和失效阈值对计量器具未来会出现的缺陷进行故障预测,以用于对待检测的计量器具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化电力计量标准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1)中,建立加速模型使用的线性公式表示为:
lnξi=a+bφ(Si) (1)
式中ξi为产品的寿命特征;φ(Si)为应力Si的函数;a、b为常数;设置计量器具的使用应力水平为S0,计量器具在应力S0、Si下的寿命特征值为ξ0、ξi,则加速模型的加速因子为:
AF=ξ0/ξi=exp[b(φ(S0)-φ(Si))]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5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