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及ARMA模型的污水管网流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187404.0 | 申请日: | 2018-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张炎炎;侯大有;朱明山;王峰;肖卓磊;张媛;刘飞彪;李啊敏;陈佳琪;张晨晨;徐小东;袁冬冬;尹佳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P5/00 | 分类号: | G01P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张祥骞 |
地址: | 23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管网 流速检测 信息融合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污水管网系统 多传感器 流量数据 流速结果 估算 | ||
1.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及ARMA模型的污水管网流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污水管网多传感器数据的获取,通过已放置的传感器读取其流速数据内容;
12)ARMA模型的建立,建立用于将污水管网流水速度变化拟合为噪声序列形式的ARMA模型;
13)流速结果的获得,利用ARMA模型对多传感器的流速数据进行修正估值计算,并对修正后的多传感器流速估值进行融合处理,得出污水管网流速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及ARMA模型的污水管网流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RMA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21)将污水管网流水的速度变化转化为噪声序列的形式,设定ARMA模型,其设定如下:
A(q-1)yi(t)=C(q-1)vi(t),
其中,yi(t)是污水管某处某单个传感器测得的流速观测值,vi(t)是yi(t)对应的系统噪声,A(q-1)和C(q-1)为带滞后因子q-1的多项式,其分别具有形式如下:
A(q-1)=1+a1q-1+...+anaq-na,
C(q-1)=1+c1q-1+...+cncq-nc,
其中,a1,…,ana、c1,…,cnc均是常参数,na是A(q-1)的阶次,nc是C(q-1)的阶次;
22)设定向量θ,θ采用递推辅助最小二乘法的拓展算法递推辅助变量法进行辨识,
θ=[a1,a2,...,ana,c1,c2,...,cnc]T;
23)设定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yi(t-1),...,yi(t-na)为历史上记录的污水管某处某单个传感器的污水流速的观测,为历史上的对于某处某单个传感器系统噪声的估值,T为转置符号;
24)设定多传感器中,每一个传感器的数据均对应相应的表示;
设观测y(t),第i个传感器的观测是yi(t),则用第i个传感器辨识的参数可由下式得到
其中,是向量θ由第i个传感器探测结果在t时刻的估值,是在t时刻的估值,Pi(t)是i个传感器在t时刻的误差方差矩阵,μ(t)是遗忘因子,βi为控制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信息融合及ARMA模型的污水管网流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速结果的获得包括以下步骤:
31)将多传感器的流速数据输入ARMA改进模型,得到多个传感器的流速数据修正后的流量估值;
32)对多个传感器的流量估值进行加权融合,
根据最小二乘估计的误差方差矩阵Pi(t)的迹的倒数作为权重因子,其表达式如下:
wi=1/tr(Pi(t)),
其中,tr(Pi(t))为最小二乘估计的误差矩阵Pi(t)的迹,其倒数即为权重因子wi;
33)计算观测y(t)的融合估值为
则可得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状态的加权融合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师范学院,未经阜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74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度检测装置和速度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矿用机械电子式风速表叶轮轴